论文题名: | 基于事故调查的行人损伤及保护研究 |
关键词: | 行人交通事故;损伤风险;安全保护技术;事故调查 |
摘要: | 行人是道路交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事故中的高危群体。在我国,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行人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目前国内行人安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运用真实行人事故数据进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研究我国行人事故的主要特征,研发适合我国道路交通情况的行人主被动安全技术,降低行人事故的发生率和事故中行人的伤亡风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交通事故深入调查研究的基本流程:现场勘查,后期勘查,事故分析和录入数据库。深入事故现场,采集和整理了284起行人事故数据,完成事故的分析和重建工作,归纳总结了行人事故的特点及损伤生物力学。 研究轿车前部结构形状对行人头部和下肢损伤程度的影响,为基于行人保护的轿车前部结构设计提供指导。研究行人头部和轿车前部接触位置与头部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头部接触位置位于前风挡玻璃边框区域,边框附近区域,玻璃区域和前发动机罩区域对应的行人头部损伤程度依次降低;头部包绕距离越大,头部损伤程度亦越严重。研究轿车前部结构参数与下肢损伤程度的关系,研究发现轿车前部结构参数对膝盖的损伤影响不大;增加主保险杠上端距地高度、主副保险杠宽度和副保险杠宽度能够降低小腿的损伤;增加发动机罩前缘高度和发动机罩前缘与主保险杠上端之间的距离能够降低大腿的损伤。 根据我国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前部结构形状,将车辆类型分成长头型车、短头型车和平头型车,首创性地建立行人MAIS3+风险和死亡风险与不同车型碰撞速度的回归方程。研究发现,对于同一碰撞速度,长头型车对应的行人MAIS3+风险和死亡风险均最低,其次是短头型车,再次是平头型车。通过与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对比发现,加强道路管理水平,提高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改善医疗水平,是降低我国行人事故发生率和事故中行人死亡风险的重要途径。 根据真实道路中长头型车和行人的运动特性,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探测器探测角度、最大制动减速度、制动提前时间、制动协调时间等自动刹车系统参数对降低行人伤亡风险效果的影响,为研发适合我国道路交通情况的自动刹车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参考。当探测角为40°,最大制动减速度为0.6g,制动提前时间为1s,制动协调时间为0.3s的时候,自动刹车系统能够分别降低27%和47%的行人MAIS3+风险和死亡风险。 |
作者: | 张臻 |
专业: | 车辆工程 |
导师: | 罗丽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4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