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AUTOFORM轿车行李箱内板成形工艺优化及模具设计
论文题名: 基于AUTOFORM轿车行李箱内板成形工艺优化及模具设计
关键词: 轿车工程;行李箱内板;成形工艺;参数优化;模具设计
摘要: 轿车行李箱内板是一种典型的汽车覆盖件,具有总体尺寸大、空间形状复杂、孔多等特点;其冲压工艺复杂,包括拉深、冲孔、翻边、整形、修边等多道工序。行李箱内板成形困难,成型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起皱等缺陷。为了缩短行李箱内板的模具开发周期、保证冲压质量,本文基于冲压成形CAE软件AutoForm,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对行李箱内板的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预测并消除了缺陷,优化了成形工艺,设计了模具结构,投入了实际生产,获得了满意结果。主要工作如下:
  1)针对行李箱内板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它的冲压成形工艺方案:包括冲压方向的设定、坯料形状尺寸的确定、压料面的设计、拉深筋的设置、工艺补充面的设计等。
  2)基于AutoForm对轿车行李箱内板的拉深成形进行了初始模拟。行李箱内板为对称零件,取一半零件进行模拟。初始模拟时的工艺参数为:坯料外形尺寸为1700mm×1200mm、凹模圆角半径为15mm、凸模圆角半径为10mm、凸凹模间隙为0.65mm、压边力为500KN、摩擦系数为0.15。模拟后发现行李箱内板有三处区域发生开裂、一处区域发生起皱。
  3)针对初始模拟时出现的问题,共进行了三次优化,最终消除了零件成形中的开裂与起皱缺陷。优化的工艺方案为:坯料形状由方形改为利于成形的不规则形状,坯料外形尺寸由1700mm×1200mm减小到1550mm×1120mm;开裂处的压料面向上抬高2mm来降低拉深深度;更改起皱处压料面的形状,保证压料面的展长小于零件对应处的展长;工艺补充部分的凹模圆角半径由15mm增大至18mm,凸模圆角半径由10mm增大至15mm;开裂区域的凹模圆角半径分别由14mm和3mm增大到18mm和4.5mm;开裂区域处对应的拉深筋阻力系数分别由0.35减小至0.3,易起皱区域处对应的拉深阻力系数由0.1增大至0.2;压边力由500KN降低到400KN等。最终确定的零件成形工艺参数为:坯料外形尺寸为1550mm×1120mm,凹模圆角半径为18mm,凸模圆角半径为15mm,凸凹模间隙为0.65mm,压边力为400KN,摩擦系数为0.15。
  4)根据有限元仿真模拟结果及优化后的工艺方案,设计了模具结构,并投入实际生产。冲压生产出的行李箱内板尺寸合格率达到了92%,质量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和工艺方案的合理性。
作者: 罗慧娜
专业: 材料工程
导师: 肖良红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湘潭大学
学位年度: 2014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