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青藏高原黑色宽幅路基温度场分布规律及路基变形研究 |
关键词: | 多年冻土;温度场;高速公路;路基变形 |
摘要: | 214国道是在青藏高原修建的第一条黑色宽幅高速公路,沿线经过高温不稳定多年冻土区,存在较严重的冻土退化趋势,需要开展冻土路基修筑后温度及变形趋势状况的研究。本文根据现场实测气象资料,考虑全球气温升高的影响,分析了该高等级公路典型路基断面的温度场及变形,进而研究了不同路面性状、不同路基宽度对路基温度场及变形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综合分析了1990~2008年,青藏高原典型地段清水河、玛多、玉树的年均气温变化情况,其温度分别升高0.48℃、1.37℃、1.91℃,统计数据趋势表明随海拔高度增加气温变暖的速率减缓,此结论为建立线性土工建筑物与大气热质交换机理模型奠定了基础。 2、考虑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荷载,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214国道进行温度场及变形情况的分析表明,温度在典型黑色宽幅路基中的传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滞后约4个月,并随着路基高度的增加温度延迟现象更加明显。路基内部竖向位移变化幅度最大,位移变化规律与温度场分析中融土核的变化规律吻合,冻融循环是引起路基竖向位移的主要原因。 3、沥青路面路基温度明显高于水泥路面路基温度,且水泥路面路基下融土核比沥青路面路基下融土核提前约3个月消失。水泥路面路基的竖向位移比沥青路面路基的竖向位移小2~3mm左右。窄幅路基的融土核比宽幅路基的融土核提早一个月消失。全年除4、5月份,窄幅路基的竖向位移均小于宽幅路基,两者竖向位移相差最大处发生在12月,约为5.53mm。 研究结果显示,黑色宽幅路基同水泥路面路基及窄幅路基相比,吸热及储热能力强,路基竖向位移大;水泥路面路基较窄幅路基对多年冻土的保护作用更加明显。 |
作者: | 刘伟 |
专业: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导师: | 魏静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北京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4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