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地铁盾构隧道穿跨越施工对既有越江隧道的影响机理及控制指标研究
论文题名: 地铁盾构隧道穿跨越施工对既有越江隧道的影响机理及控制指标研究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跨越施工;越江隧道;位移控制;离心模型
摘要: 随着上海市地下空间的逐步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地铁盾构隧道不可避免地会临近既有地下建构筑物施工。新建地铁盾构隧道穿跨越越江隧道施工是近接施工的一个典型例子。本论文分别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建盾构隧道施工对下卧和上覆越江隧道的位移及内力的影响。并对越江隧道纵向不均匀位移的控制指标值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性内容和成果如下:
  1)应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了新建盾构隧道上跨越江隧道施工的过程。研究了新建隧道的施工过程对越江隧道隆起位移、纵向内力以及周围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定量化地分析了越江隧道的位移及内力与地层损失率及注浆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①当新建盾构隧道开挖时,越江隧道的隆起位移及纵向内力增大,当新建盾构隧道注浆时,越江隧道的隆起位移和纵向内力减小;
  ②随着地层损失率及注浆率的增大,越江隧道的隆起位移及纵向内力近似线性地变化;
  ③越江隧道沿纵向的隆起范围至少可以达到距新建盾构隧道轴线3D(D代表越江隧道的直径)的地方;
  ④在新建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越江隧道周围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小。
  2)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影响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这些参数主要包括越江隧道的纵向刚度、新建盾构隧道和越江隧道之间的竖向净距、土体的弹性模量。
  通过研究可得:
  ①随着越江隧道的纵向刚度、两隧道之间的净距以及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越江隧道的最大隆起位移逐渐减小,最小曲率半径逐渐增大;
  ②土体弹性模量的变化对越江隧道竖向隆起范围的影响最大;
  ③越江隧道的最大隆起位移对土体弹性模量的变化最为敏感,越江隧道的最小曲率半径对其自身纵向刚度的变化最为敏感。
  3)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越江隧道的影响。将越江隧道模拟为Winkler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推导了越江隧道沉降的控制微分方程,并给出了方程的解析解。在验证了解析解的合理性之后,比较分析了Timoshenko梁模型相对于Euler-Bernoulli梁模型的优越性,并在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解析解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参数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以下一些结论:
  ①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越江隧道沉降量大于基于Euler-Bernoulli梁模型的沉降量;
  ②如果不考虑剪切变形对越江隧道沉降的影响,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越江隧道沉降解析解可以退化为基于Euler-Bernoulli梁模型的沉降解析解;
  ③随着越江隧道和土体相对刚度的逐渐增大,越江隧道的相对沉降和越江隧道的相对纵向弯矩逐渐减小。
  4)在等效连续模型的基础之上,对纵向弯曲造成的越江隧道不均匀位移的控制指标值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环向错台造成的越江隧道纵向不均匀位移,研究了相对变曲的合理取值。研究结果表明:
  ①当纵向曲率半径相同时,越江隧道的环缝张开量大于地铁隧道;
  ②在相同的环缝张开量条件下,越江隧道的纵向曲率半径随隧道直径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长;
  ③当相对变曲值相同时,越江隧道的错台量是地铁隧道的1.5至2倍;
  ④相对于地铁隧道,应对越江隧道纵向不均匀位移的控制指标值提出更严格的限制。
作者: 李鹏
专业: 岩土工程
导师: 杜守继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4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