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大连沿海海洋溢油风险区划研究
论文题名: 大连沿海海洋溢油风险区划研究
关键词: 海洋溢油;风险评估;区划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
摘要: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储备物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满足我国石油消费量的需求,各大石油公司加大海上油田的勘探开采、海底输油管线的铺设,航运公司对石油运输量持续上升,沿海地方政府加快油品码头以及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导致海洋溢油事故频繁发生,对海洋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严重的危害,部分海域成为溢油事故的多发区和重灾区。海洋溢油污染事故中受到威胁区域内的各类资源有时难以同时得到保护,所以必须对风险受体脆弱性较高的敏感区域及敏感资源进行优先保护。因此对石油开发、运输、存储、加工等活跃的区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研究区域环境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海洋溢油风险特点,构建基于风险源危险性、控制机制有效性、风险受体脆弱性的海洋溢油风险评估和区划模型;在国内外历史溢油事故研究基础上,识别出海上溢油的五个重大风险源:船舶运输、海底输油管道、海上石油平台、石油储备基地、码头油品作业,总结出溢油风险系统的各项风险因素。然后以大连沿海海域为例,总结大连沿海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风险指标的量化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具体权重,结合文献调研和专家意见确定风险因素的量化值;在大连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风险分区单元,并计算了每个单元的风险值。最后根据计算出的风险度分布特点,将风险划分为R≥0.8(高风险区),0.75≤R<0.8(较高风险区),0.7≤R<0.75(中风险区),R<0.7(低风险区)四个风险等级,实现了大连沿海海洋溢油风险区划图的绘制。
  通过对大连沿海海洋溢油风险评估及区划的研究,建立了大连沿海溢油风险区划模型,绘制了其风险区划图,为大连沿海的开发建设和海事监管部门的优化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 王巍
专业: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导师: 李颖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