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汽车前纵梁是汽车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吸能缓冲结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耐撞性更为优越的S型前纵梁设计方案。不同于其他 S型前纵梁的研究者,本文将前纵梁分为三段,建立了 S型前纵梁的分段强化模型,且比较了每一段S型前纵梁结构对其整体耐撞性的影响,最终从观察变形程度和对比耐撞性指标两个方面得到一致结果,即 S型前纵梁的中间段对耐撞性的影响最为显著。紧随这一结论,本文又将拼焊板结构应用到 S型前纵梁之中,建立了拼焊板式 S型前纵梁模型。因为拼焊板是由三块不同的板单元焊接而成,因此,每一块板单元的厚度和材料均可不相同,这也使得拼焊板式 S型前纵梁相对于传统前纵梁具有了更好的结构灵活性,可进一步为其耐撞性的提高创造空间。除此之外,通过对比不同截面形状的S型前纵梁耐撞性,发现圆形截面的S型前纵梁耐撞性最好;通过对比不同材料构成的拼焊板式 S型前纵梁模型,发现板1、板2和板3的材料分别为 DP450、DP780和DP590高强度钢的拼焊板式S型前纵梁具有最好的耐撞性。最后,为了确定拼焊板式 S型前纵梁板1、板2和板3的最佳厚度方案,本文采用了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将比吸能和最大冲击力两个常用的耐撞性指标作为目标函数,将三块板的厚度 T1、T2和 T3作为设计变量,最终得到有效的最优设计为 T1=1.50mm、T2=2.92mm、T3=2.15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