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城市交通微循环组织优化方法及评价研究 |
关键词: | 交通微循环;交通规划;优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
摘要: | 随着街区制的推广和已建住宅小区与单位大院的逐步打开,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城市交通微循环组织方案主要基于经验制定,导致微循环系统的运行效率低下;微循环系统的评价缺少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中使用干线道路评价指标,导致对微循环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评价不合理。基于此,论文对微循环交通组织优化模型和系统评价进行研究,以期为交通微循环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论文界定研究对象为区域性的、长期型的、机动车交通微循环,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交通组织优化模型方面,通过构建无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和有左转专用相位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阻抗函数,并与路段交通阻抗函数相结合,建立车辆行驶时间最小化函数。将其与平均饱和度最小化函数和环境影响最小化函数一并作为优化目标,从单向交通和路口流向禁限两个方面对路网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建立上层以微循环系统交通组织方案为决策变量、下层以各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为决策变量的双层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的结构和特点,设计遗传算法求解,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同时,在算例分析的微循环路网中加入机关大院的影响,分析拆除围墙前后、交通组织优化前后四种组合情景的交通状况,发现拆除围墙后交通组织优化后的交通运行状况最佳,表明开放机关大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微循环系统评价方面,论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主成分赋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建立交通微循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模糊综合评价中隶属函数较难确定,论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交通微循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论文最后以平顶山市凌云路、矿工路、光明路和建设路围合区域为例进行交通组织优化方案设计和微循环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交通组织优化后的微循环系统实施效果位于良好的水平,验证了本文所建交通微循环组织优化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研究构建了交通组织优化模型和交通微循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使微循环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算例中对开放机关大院前后交通状况的分析,支撑了我国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已建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的政策。 |
作者: | 茹渑博 |
专业: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导师: | 张生瑞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长安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6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