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技术研究 |
关键词: |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维修技术 |
摘要: | 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CRTSⅠ型板式、CRTSⅡ型板式、CRTSⅢ型板式、双块式、岔区板式、岔区轨枕埋入式,这六种结构形式。我国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是充分吸收和借鉴了许多国外高速铁路技术先进国家的无砟轨道成熟技术,在进行了大量的结构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和充分研究之后,形成的适用于我国高铁无砟轨道结构体系。通过试制、小批量生产及后期大批量正式运营,这三个阶段的经验的不断总结和逐步优化,最终使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生产工艺实现了国产化。与此同时,经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研制等工作和不断的科技攻关,基本实现了组装设备的国产化,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的管理体系。 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虽然起步较早,但当时由于外部环境和国情影响,导致无砟轨道结构的研究缓慢,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等无砟轨道线路的快速修建,国内研究机构开始针对高铁的无砟轨道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一系列更深一步的试验研究。随着世界无砟轨道的先进技术与工程应用逐渐步入成熟,我国又进一步的引进了德国、日本的无砟轨道轨道的从基础设计、制造及施工等各方面的技术,通过吸取先进的技术,不断的消化再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开展研究和实验,使我国无砟轨道技术开始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主要形式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别,现浇混凝土式和预制板式。我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极其复杂,不同地域的气候差异较大,最终使得我国高铁建设中应用的无砟轨道结构形式也比较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现浇混凝土式无砟轨道结构在技术特点上做简单的分析,而主要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结构设计、伤损类型,结构检查、维修技术上做详细的研究。 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道床主体结构为现浇式混凝土道床板,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工厂预制的双块式混凝土轨枕。但轨道结构形式在路基、桥梁和隧道地段道床结构和排水系统组成上均有所不同,在轨道电路和综合接地的接口上也有其独特的技术要点。 运营经验表明: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伤损有:道床板裂缝、轨枕与道床板离缝、路桥过渡段道床板与底座离缝和基础变形引起轨道结构伤损等形式。高速铁路检查坚持以“动态检查为主,动、静态检查相结合,结构检查与几何尺寸检查并重[2]”的原则,运用三级评判标准,建立完善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维修、维护体系。 双块式无砟轨道因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及施工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结构伤损情况。例如高温条件下在路桥过渡段处会出现道床板上拱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大量现场情况进行说明,且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并作出了整治技术方案及预防技术对策。 针对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维修技术要领,对路基地段无砟轨道基础变形维修在维修方案的设计,维修组织的方案,维修运输的方案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具有可行性的有关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大修方案设计。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养护维修技术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作者: | 王中明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王继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学位年度: | 2016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