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矩形与圆形截面抗滑桩离心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
论文题名: 矩形与圆形截面抗滑桩离心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
关键词: 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截面形状;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颗粒流;数值模拟;土拱效应
摘要: 抗滑桩作为一种非连续性支挡结构,依靠桩身及桩间土拱实现连续支挡作用。根据施工工艺不同,桩身有矩形、圆形等多种截面形式。其中矩形截面形式简单,受力性能较好,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常用。近几年来,随着对施工效率的要求提高和施工机械性能发展,与机械成孔工艺相配套的圆形抗滑桩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圆形桩的受力变形特性、桩土相互作用特征等工作机理尚不明确。
  在总结分析已有桩土相互作用理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等抗弯刚度条件下矩形与圆形抗滑桩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比较了两类桩型的荷载响应及桩土传力特征差异;并通过二维颗粒流数值计算,分析了桩间距的影响,讨论了抗滑桩的桩土整体承载力、桩间土拱效应及桩土荷载分担比,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
  (1)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中,随滑坡推力逐级加载,相对于圆形桩,矩形桩桩间土体整体移动较更小,桩间土先整体块状后呈散碎状剥落形成土拱,依靠土体与桩迎土面相互挤压形成拱脚,剥落掉的桩间土整体呈块状,侧面光滑并呈上宽下窄倒梯形;圆形桩周围土体整体移动较矩形桩大,桩间土呈大量散碎状剥落,桩周土沿桩身侧面出现绕流现象,土拱现象相对不明显。
  (2)在离心场逐级加载的滑坡推力作用下,通过元器件测试出圆形桩的桩顶位移约为等截面抗弯刚度矩形桩的71%~91%,两者最大桩顶位移与悬臂段长度之比分别为4.1‰和4.5‰;两者滑坡推力和截面弯矩沿悬臂段均呈梯形分布;相同高度处圆形桩的滑坡推力约为矩形的44%~98%;截面弯矩约为矩形桩43%~114%。
  (3)在颗粒流模拟中,随加载墙位移增大,桩前土应力集中,桩间土依靠桩侧摩擦支撑。矩形桩的桩间土被整体挤出但未出现绕流;随桩间距增大,桩间土拱矢高降低,桩身承担荷载比例上升。圆形桩绕流趋势明显且易发生荷载偏移,桩间土拱对抗滑桩的荷载分担比例影响较小。
  (4)计算模型中,随加载墙位移增大桩土承担总荷载和各桩阻滑力达到峰值后递减,土拱承担的荷载呈波动上升趋势。矩形桩最大承载力在桩间净距比为1.5~3.0时下降迅速;在3.0~4.0时逐渐变缓;随后又急速下降;圆形桩模型呈缓慢下降趋势。相同桩间净距比时,圆形桩的桩土总承载力约为矩形桩83%~98%,而圆形桩的荷载分担比为矩形桩的92%~97%;两者间差异随桩间净距比增大而减小。
作者: 司光武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蒋良潍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