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TRIBON系统的船舶焊接物量/工时系统开发研究 |
关键词: | 船舶焊接;物量;工时定额;TRIBON系统;精益生产 |
摘要: |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船舶信息化的大势所趋,国内外造船业已经将数字化技术融入了船企的生产管理中,通过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了精益造船。精益造船需要建立工时与物量的关系来达到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造船需要用焊接长度来表达焊接作业的工时源单位,取代了用重量来表达的传统管理方式。通过建立焊接作业的物量和工时之间的关系,为任务包提供准确的工时定额,来保证生产节奏和计划的精准。在确定焊接工时后,根据焊接工时与装配、冷作、打磨和辅助作业的工时比例就可以得到整个任务包的工时。 本文阐述现代造船模式为大背景下精益造船管理的现状,以及 TRIBON系统二次开发、焊接数据库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此为背景研究基于TRIBON的船舶焊接物量/工时系统的开发。通过对船舶制造现场任务包的划分,以及物量和工时定额的分解,阐述物量和工时定额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工时物量定额体系的一般统计方法和步骤。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船舶焊接物量进行细分,阐述船舶焊接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明确船舶焊接物量与工时的关系,提出船舶焊接目标工时的计算方法。 本文是基于TRIBON系统的二次开发研究,应用 TRIBON中的焊接计划模块生成焊缝数据,通过 Vitesse接口提取船舶焊缝数据,并提出数据整理分析和缺陷完善的方法和规律。基于从 TRIBON中提取出的船舶焊接数据,结合船舶焊接工时计算方法,建立船舶焊接物量/工时数据库,设计船舶焊接物量/工时系统。通过系统的逻辑流程和开发的界面阐述系统的运行原理和处理效果,以达到自动快速地生成和计算船舶焊接物量和工时的效果。 通过一个分段任务包的实例,验证船舶焊接物量/工时系统运行的可行性。根据系统生成的船舶焊接任务包派工单,阐述现场焊接任务包派工单的生成和派发流程。并根据现场反馈的船舶焊接实际物量和工时的关系,修正船舶焊接物量工时定额。以计划、实施、检查、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循环的理论,不断优化船舶焊接物量工时定额数据库,从而达到精益造船的目的。 |
作者: | 李友竹 |
专业: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导师: | 马晓平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江苏科技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5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