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驾驶人动态视觉特性的山区典型道路驾驶熟练度模型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驾驶人动态视觉特性的山区典型道路驾驶熟练度模型研究
关键词: 汽车驾驶;山区公路;道路线形;视觉感受
摘要: 山区典型道路的安全问题是由人、车、路及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问题。目前国内外的多数研究都集中于道路、车辆,对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强的因素研究相对较少,而且选用的道路环境一般为高速或城市道路,极少有针对山区典型道路的研究。视觉系统是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的主要信息获取来源,考虑到频发的山区道路交通事故,是很有必要研究山区典型道路的驾驶人视觉特性,以便为改善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提出有利的依据,因此对山区典型道路驾驶人的视觉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很有意义。通过山区典型道路驾驶人视觉特性实车试验,对不同长度的直线路段、不同半径的弯道路段上,不同驾驶熟练程度的驾驶人视觉特性表现进行分析研究。采用驾驶人眼动行为中最主要的注视行为和扫视行为参数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驾驶人熟练度评价模型,并验证了其合理性。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在山区典型道路行驶时,驾驶经验对驾驶人的动态视觉特性表现有显著影响,驾驶经验少的驾驶人其眼动行为表现更活跃,所产生的视觉负荷量更大,相比于驾驶经验丰富的驾驶人更容易疲劳。⑵驾驶人注视区域主要集中于[-0.5m,0.5m],水平注视角分布于[-5°,10°]。驾驶熟练度对注视行为的影响表现为,熟练驾驶人的注视区域更集中,获取信息的效率更高,视觉搜索频率低,水平注视角度的变化率与驾驶熟练度成正比,驾驶经验越丰富,其水平注视角变化越大;而垂直注视角的变化与驾驶熟练度无明显关系。⑶驾驶人扫视持续时间主要分布于[50ms,150ms],扫视速度为[50°/s,100°/s],扫视幅度为[0,50°]。驾驶人扫视行为的影响表现为,熟练驾驶人的扫视持续时间长,扫视速度慢,视觉搜索频次低,获取交通信息的效率高;非熟练驾驶人的扫视持续时间短,扫视速度快,视觉搜索频次高,视觉系统负荷量大,更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驾驶熟练度与扫视幅度无明显相关性。⑷通过分析不同驾驶经验驾驶人的眼动参数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驾驶熟练度评价模型,选用注视区域、水平注视角、垂直注视角、扫视持续时间、扫视速度、扫视幅度这几个有明显差异性的主成分因子,得到评价山区典型道路驾驶熟练程度的主成分得分方程,若驾驶人的主成分得分大于零,则说明该驾驶人在山区典型道路驾驶属于熟练驾驶。
作者: 钟欣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导师: 邵毅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