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内河高桩码头船舶作用的船-护舷-码头复合模型研究
论文题名: 内河高桩码头船舶作用的船-护舷-码头复合模型研究
关键词: 港口建筑;高桩码头;撞击防护;码头设计
摘要: 本文在已有的船-码头撞击研究基础上,为了能更加真实的模拟船-码头相互作用的情况,在船-码头模型中加入橡胶护舷,并按照实际的船体结构代替以往模型中的简化实体模型。结合重庆港果园作业区二期工程的高桩框架码头实际工程,建立了实船结构-护舷-码头数值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研究了船舶质量、碰撞速度、撞击角度、撞击不同排架、撞击高度等因素变化对码头的动力响应。并对实船结构模型与简化实体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根据动力响应分析可知:码头受到撞击后其撞击力时程曲线类似于余弦函数曲线;撞击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大到最大值,然后又快速降为0;两种模型模拟结果差异较小。⑵船舶速度越大、船舶吨位越大、船舶撞击角度越大,则船舶对码头的撞击力越大,撞击时间越短。⑶在码头结构分段中,船舶撞击不同排架时,由于中间排架受到的约束多余两侧排架,相对刚度也较大,因此中间排架的撞击力为最大,两侧排架撞击力逐渐降低。同样,船舶撞击排架不同高度时,由于排架中第二层刚度也相对较大,因此,排架中第二层的撞击力也最大。⑷根据对船舶采用实船结构模型和简化实体模型的对比分析,可知:两种模型的撞击力时程曲线趋势一致;在撞击速度一定,船舶吨位变化时,前者模型得到的撞击力值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偏大3%~6%,后者模型得到的撞击力值较港口工程荷载规范偏大11%~20%,实船结构模型值与规范计算值较为接近。
作者: 吉静
专业: 水利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导师: 何光春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