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非极限位移模式下锚拉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论文题名: 非极限位移模式下锚拉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关键词: 锚拉式挡土墙;土压力;压力计算;土拱效应;预应力;RB位移模式
摘要: 挡土墙墙背侧向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与土和挡土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挡土墙的位移模式、位移大小对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产生重要影响,现有锚拉式挡土墙计算土压力主要采用只能采用用于计算极限状态库伦土压力或郎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而锚拉式挡土墙由于受到预应力锚杆的侧向约束作用,墙体侧向变形及位移受到限制,墙后填土尚未达到极限状态,其计算条件与极限状态差异较大。因此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在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极限位移模式下锚拉式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悬臂式挡土墙,在上覆荷载作用下,墙体呈现T模式外倾位移,墙背侧向土压力呈峰值在墙体中部的抛物线型分布,土压力为1.5倍静止土压力;在侧向位移作用下墙体呈现RBT模式位移,墙背侧向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符合刚性挡土墙土压力分布规律,土压力计算推荐采用卢坤林计算方法。
  2、无预应力锚拉式挡土墙,在上覆荷载作用下,墙体呈现T模式外倾位移,墙背侧向土压力呈峰值在锚杆位置处的抛物线分布,推荐锚杆设置高度为0.5H(H为墙高),土压力为0.8倍静止土压力;在主动侧向位移作用下,墙体呈RB模式外倾位移,墙背侧向土压力亦呈非线性分布,锚杆可显著限制墙体侧向位移,计算方法亦推荐采用卢坤林计算方法。
  3、预应力锚拉式挡土墙,在预应力作用下,墙体呈现T模式内倾位移,墙背土压力呈现峰值在锚杆位置处的更为明显的抛物线分布,且与预应力呈线性关系,最佳预应力应以墙体位移回到填土前位置作为控制标准,土压力计算推荐采用拟合公式:P=(-16.702h2+12.836h+0.4201)p+ K0γz。锚杆最优布置位置为墙体中心,上覆荷载与预应力协同作用下土拱效应峰值与分布范围显著增大。
  4、随距墙体中心横向距离的增大,锚拉式挡土墙墙背侧向土压力逐渐减小,横向应力拱现象较为明显,其影响范围约为1/3墙宽,且锚杆位置处由于锚杆作用,土拱效应更为明显,土压力衰减最大。
  
作者: 孟庆宇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张宏博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