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三分钟追踪间隔的高速铁路咽喉优化布置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三分钟追踪间隔的高速铁路咽喉优化布置研究
关键词: 高速铁路;客运站;咽喉区;优化布置;列车间隔时间
摘要: 我国高速铁路的高速发展,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快速的出行方式,改变了大家的出行观念。旅客越来越钟爱乘坐高铁旅行,这给高铁建设和运营提出了更多挑战。如今,更短的列车间隔时间成为高速铁路的一致追求,只有更短的列车间隔时间才能满足更多的列车在运行图上的铺画,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客流需求。作为高速铁路旅客运输点线关系中的重点,高铁客运站的能力是制约缩短列车间隔时间的重要因素,而高铁客站咽喉区的能力又是制约客运站能力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的布置咽喉区以提高客站能力,以期缩短列车间隔时间?本文以此为研究方向,从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对咽喉长限制角度出发,探讨咽喉优化布置问题。
  一.介绍了铁路咽喉区的基本概念,咽喉区的基本组成,分析了咽喉区通过能力的限制因素,介绍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与普速铁路的区别,并归纳了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布设高速铁路咽喉区应考虑的6项影响因素。
  二.着重讨论了高铁的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虽然与普速间隔时间的种类相同,但确定方法完全不同,本文研究了常规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还讨论了车站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同方向到通间隔时间与通发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与发到间隔时间、敌对进路相对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与发到间隔时间,最后分析了列车站间间隔时间。通过分析发现了哪些列车间隔时间与车站咽喉区长度存在影响关系。
  三.根据高速铁路近年来追求的三分钟间隔时间目标推导出了满足间隔时间的咽喉长度上限,比计算了各种高铁列车类型,各种速度等级下的咽喉长度上限,为后文的模型设计提供了约束条件,并介绍了高铁咽喉密集到发条件下需要满足的条件。
  四.根据前文论述,设计了咽喉区优化布设模型,通过拆解模型,设计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岔心推算模型。同时根据第三章介绍的计算和第四章的推导设计了基于列车间隔时间的咽喉区长度约束模型,最后利用算例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文讨论高速铁路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并定义高铁客运站咽喉区由两部分组成——咽喉进路区和咽喉线束区,通过对咽喉长度限制条件、道岔连接关系和安全约束等因素的分析,设计了咽喉区优化模型对咽喉区的布设进行了优化。
作者: 胡亚帅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导师: 蒋葛夫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