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高速动车组XP55型薄轮缘车轮踏面外形设计与运用研究
论文题名: 高速动车组XP55型薄轮缘车轮踏面外形设计与运用研究
关键词: 薄轮缘踏面;高速动车组;外形设计;动力学性能
摘要: 随着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的提升,运行环境的日趋复杂以及运行里程的增加,动车组车轮磨耗问题日益严峻。而车轮磨耗是轮轨几何接触关系和车辆动力学性能发生改变的诱因,同时磨耗问题与行车安全、乘客舒适度、车轮使用寿命相关。因此,为了延长高速动车组车轮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本文针对CRH5型动车组所能采用的XP55型薄轮缘踏面,进行了设计与运用研究。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
  (1)新设计的XP55型系列薄轮缘踏面共13种,由32mm—26mm,每隔0.5mm一个,分别为XP55-32、XP55-31.5、XP55-31、XP55-30.5、XP55-30、XP55-29.5、XP55-29、XP55-28.5、XP55-28、XP55-27.5、XP55-27、XP55-26.5、XP55-26。我国XP55型标准踏面的轮缘厚度为32.5mm,按照本文这样的设计数据,可以保证踏面在长期磨耗后,能够选择与之轮缘厚度最接近的薄轮缘踏面进行镟修,有效降低镟修消耗的成本。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XP55-30、XP55-28、XP55-26踏面外形,采用ADMAS/Rail进行仿真验证。其中,轮轨接触点位置的分布以及等效锥度与标准外形的对比,结果基本相同;在动力学仿真验证方面,车辆的临界速度、小曲线通过性能都符合评价标准,而车体运行平稳性、构架横向稳定性也在规定限值内,都满足车辆的运行要求。
  (3)本文选择两列服役中的CRH5型高速动车组,将它们的1车分别进行XP55-28、XP55-26型薄轮缘踏面外形的镟轮,进行长期跟踪试验。其中,动车组1和动车组2磨耗后的车轮外形与镟后走行0公里时的车轮外形在踏面处无明显区别,均未出现凹型磨耗现象,且轮缘处无明显磨耗,二者车轮踏面外形的磨耗量随着走行里程的增大而增大,但磨耗速率呈减小趋势;轮轨接触点分布在车轮踏面的名义滚动圆处的两侧,但对于轮缘处基本无接触点,这种分布对轮缘处的磨耗量减少有利,轮轨接触点的位置分布合理;两列动车组在轮对横移量3mm处的等效锥度最大值为0.286,最大平均值为0.26,均小于规定限值0.3;两列动车组的构架横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64g、0.58g,小于限值0.8g;车体运行横向平稳性W最大值为2.47,车体运行垂向平稳性W最大值为2.32,二者都为优;构架横向加速度、车体运行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都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大而增大,但在考核的最后均未超过限值。
  终上所述,本文新设计的XP55薄轮缘踏面外形满足运用要求,并且采用该踏面外形能够解决踏面磨耗后导致的镟修时的大量浪费,有效降低车辆运营成本。
作者: 吴晨恺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陈进;董孝卿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