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润滑油中金属颗粒分离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润滑油中金属颗粒分离研究
关键词: 船舶设备;状态监测;润滑油液;金属颗粒;微流控芯片;分离效果
摘要: 润滑油液分析是监测船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诊断各种船舶设备故障。现有的船舶动力装置润滑油液检测方法存在精度低、检测单一、无法实时监测油液状态等弊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微流控技术由于其高度集成性、快速分析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为油液在线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基于惯性分离和液体拉力效应原理,设计并搭建了微流控芯片上油液金属颗粒的连续分离系统,实现了油液金属颗粒的不同种类和尺寸的有效分离。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1)对颗粒在流场中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流场作用下微通道内金属颗粒运动的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Multiphysics(R)对微通道内流场的分布情况与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模拟。同时,研究了不同润滑油粘度、不同颗粒种类、运动速度与不同尺寸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油液粘度为0.006pa·s,进液速度为0.08m/s,能成功分离15μm的铜、铝混合颗粒。
  (2)在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金属颗粒分离微流控芯片通道,搭建了微流控金属颗粒分离实验平台,研究润滑油中金属颗粒的分离。以15μm的铜颗粒与铝颗粒为对照组,分别在0.08m/s的速度下进行分离实验,实验表明铜、铝颗粒分别成功流入相应的收集通道。在此基础上,使用15μm铜铝混合颗粒进行分离实验,成功实现了铜铝颗粒的分离。
  (3)提出了一种基于液体拉力效应的润滑油中金属颗粒分离新方法,并通过设计搭建了不同尺寸金属颗粒的分离系统,分别完成了对2.5μm和5μm和10μm的铁、铜、铝颗粒的分离研究。通过改变微量注射泵的推进速率来控制气液交界面的运行速度,进而改变液膜的厚度与颗粒的受力情况,最终实现不同尺寸颗粒的分离。
作者: 江佳威
专业: 轮机工程
导师: 潘新祥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年度: 201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