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大型柴油油箱内表面化学镀工艺研究 |
关键词: | 柴油;油箱;表面化学镀;化学镀层;次亚磷酸钠;热处理温度;柠檬酸铵;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微观形貌;耐蚀性;耐腐蚀性;内表面;粒子;还原剂浓度;含量;热处理工艺;大阴极小阳极;沉积液;测试;能谱分析仪 |
摘要: | 大型采矿机的机载柴油油箱内表面不接触柴油的上部分往往会生锈。其铁锈脱落使得油箱内滤网网孔的堵塞,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严重影响。对于此类石油化工中一些容器的内表面的防腐,比较适宜的方法是化学镀,目前应用最广的是Ni-P化学镀。但Ni-P镀层属于阴极型镀层,镀层一旦有破坏,基材形成大阴极小阳极,加速容器局部腐蚀。而Ni-Zn-P镀层属于阳极型镀层,孔隙的存在不会对镀层整体防腐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本文提出采用柠檬酸铵为络合剂,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Ni-Zn-P合金的配方。通过对化学镀Ni-Zn-P多元合金工艺研究,得出了金属离子浓度、还原剂浓度、沉积液温度和沉积液pH值等因素对沉积速度和镀层成分的影响,取得了优化配方和工艺:硫酸镍15g/L,硫酸锌20g/L,柠檬酸铵60g/L,次亚磷酸钠25g/L,乙酸铵20g/L,氢氧化钠80g/L,聚乙二醇0.1ml/L,温度为90℃,施镀时间2h,pH值为9.0。 同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沉积层晶化转变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当热处理温度达到600℃时,镀层表面硬度达430HV左右。镀层耐磨性优良,且结合力牢固,且孔隙率为0。镀层呈现银灰色,厚度均匀,在24.0μm至27.0μm之间,经能谱分析仪测试,镍的含量约在40(wt%),磷的含量约在7(wt%),锌的含量约在9(wt%)。 通过AFM测试,结合化学镀原理探讨了化学镀层的成长机理。结果表明,化学镀层的形成是胞状生长方式,分散粒子的区域扩大连成完整的镀层,同时分散粒子还同时向厚度方向发展,粒子团此起彼伏发展,形成表面胞状形貌。观察镀层镀态的表面微观形貌,胞状体较大的尺寸为3μm左右,较小约为1μm。 用户外爆晒法和中性盐雾实验来测试镀层的耐腐蚀性。结果显示:锌镍磷合金镀层比纯锌镀层的腐蚀速率慢。同时,热处理对镍锌磷镀层的耐蚀性也有影响,提高镀层的热处理温度可以提高镀层的耐蚀性。 镀液的不稳定会增加镀层颗粒的不均匀性,产生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现象,会增加镀层形成孔隙的机率。因次亚磷酸钠的增加导致的镀液不稳定,会使镀层的颗粒形成团结现象。 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希望对制备廉价的、性能可靠的、可大规模生产的、适用于钢铁基体的化学镀镀层和推动其实际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
作者: | 潘振中 |
专业: | 化工过程机械 |
导师: | 胡小芳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09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