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交通影响范围量化方法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交通影响范围量化方法研究
关键词: 行程时间可靠性;交通影响范围;交通影响评价;方法;路阻函数;费用;出行路径选择;交通分配模型;路段;可靠性因素;基础;范围确定;应用;开发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程度;交通量;建设项目审批;城市;操作;优化目标
摘要: 交通影响评价现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建设项目审批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判断工程项目对城市交通影响程度的重要量度,其中拟建项目建成后对周围路网影响比较明显的区域即为交通影响范围。随着交通影响评价的逐渐推广,作为准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基础--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也变得日益重要。 现阶段国外主观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不适用于我国,国内已有的模型方法存在参数标定和假设过于理想化等问题而不能被广泛应用。而本文提出的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的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在考虑了出行时间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对出行者出行路径选择行为影响较大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因素,提出了一种更切合实际道路交通情况的、操作更简便的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新方法,将行程时间可靠性作为量化交通影响范围的因素,在城市时间路阻函数BP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行程时间可靠性关于交通量的关系式,建立了路段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路径行程时间可靠性的求解模型,通过交通量的OD反推大大简化了调查的工作量。 在对路段行程时间可靠性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行程时间可靠性费用的概念,作为本文所提出的路阻函数,用路段的行程时间可靠性费用来替代传统的路段的行驶费用如时间等,从静态的UE均衡分配模型加以引申,以行程时间可靠性费用为最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路段行程时间可靠性的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即当路网达到平衡状态时,所选择的路径是具有最小行程时间可靠性费用即具有最大可靠性的路径。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本文借助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来实现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介绍了在TransCAD中实现基于行程时间可靠性进行交通影响范围确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过程。最后本文选取了北京市的某一个具体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实例应用验证,并与目前应用的其他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本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本文的研究不但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而且提出了行程时间可靠性费用概念,其作为路阻函数不但考虑了影响出行路径选择的时间因素,而且考虑了行程时间波动的因素,更符合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 沈芬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温惠英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