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论文题名: 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关键词: 刚构桥;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塑性铰;地震响应;抗震能力
摘要: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线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桥梁则是交通线中重要的部分。刚构桥具有外形美观,经济合理等优点,刚构桥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建设中。所以对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
  本文以广东地区某(65+110+65)m大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进行地震反应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为了研究桩-土-结构作用对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运用Midas civil分别建立基底固结模型(模型I)和考虑桩-土-结构作用模型(模型II)。对两个模型分别进行动力特性计算,得到两模型自振周期相差较大,说明当桩基刚度不足够大,把墩底视为固结对于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影响较大,并给出了两模型的前十阶振型图,所以选择对考虑桩-土-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2)在E1地震作用下采用反应谱法和线性时程法对已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得到计算结果变化规律一致且反应谱法与时程法的计算结果相差都小于20%满足规范要求,所以本桥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是准确的。时程分析法可以用来对反应谱分析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校核,在进行抗震分析时可以结合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得到合理的抗震设计。
  (3)在E2地震作用下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时程法对已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并对比分析结果,得到非线性内力响应值远小于线性内力响应值,所以对本桥在E2地震下采用线性时程分析法无法真实反映桥梁的内力情况,对本桥在E2地震作用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应考虑材料的非线性。
  (4)为了进一步研究本桥在E2地震作用下塑性铰的地震响应机理,探明结构在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潜在塑性铰的出现顺序,通过调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来实现塑性铰的屈服状态,得到随着地震动峰值的加大,塑性铰出现的时间更短、塑性铰的数量和变形也在增加。其中2#左墩最早出现塑性铰,在桥梁抗震设计时,应注意此部分的配筋,避免发生突然性的脆性破坏。
作者: 张超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陈锐林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湘潭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