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汽车正面碰撞中驾驶员足踝损伤生物力学研究
论文题名: 汽车正面碰撞中驾驶员足踝损伤生物力学研究
关键词: 驾驶员;足踝损伤;正面碰撞;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
摘要: 在汽车正面碰撞事故中,驾驶员踝关节损伤机理复杂多样。现阶段足踝损伤研究中,实验研究载荷较为单一、加载条件简化、样本易变性、试验次数相对较少以及试验样本在材料属性的测量条件局限,数学模型在开发和验证水平上的局限,使得它们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足踝损伤研究应用十分有限。基于欧美人体数据建立的模型,几何数据与中国人体数据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准确的中国50百分位男性足-踝-小腿模型,针对碰撞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足踝损伤生物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发并验证的中国50百分位男性小腿有限元模型,依据中国人体统计学数据,对模型足部进行改进,增加踝关节韧带部件,更新材料,调整坐姿,获得改进后的中国50百分位男性足-踝-小腿有限元模型。
  针对常见的足踝损伤机制,对足-踝-小腿模型进行了前脚掌冲击、轴向加载、内旋/外旋、背屈、内翻/外翻及以上几种载荷的复合加载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力学响应及损伤结果与PMHS实验数据一致,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
  在内旋、外旋转姿势下踏板冲击载荷作用时的足踝损伤研究结果表明:该工况下的主要足踝损伤为韧带失效;在±15°的轴向旋转范围内,韧带失效对应的踝关节力矩有13%的变化;内旋15°是最易受损伤的位置。
  结合仿真中加载速率变化引起损伤类型及损伤参数变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针对正面碰撞中驾驶员足踝主要损伤机制(轴向载荷、背屈和内翻/外翻)的损伤容限研究方法,建立了以胫骨力、背屈角和内翻/外翻角为坐标轴的三维损伤曲面边界。
  针对轴向加载速率、内旋/外旋角度、背屈角度、内翻/外翻角度四个因素对足踝损伤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9组虚拟实验中有7组产生了足踝损伤。对胫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轴向加载速率,影响踝关节力矩的敏感因素依次是轴向加载速率、背屈角度及内翻/外翻角度。内旋/外旋角度对胫骨力和踝关节力矩的影响相对较小。
  基于正面碰撞驾驶员-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设计了低速(20 km/h)、高速(48 km/h)工况的汽车正面碰撞模拟对损伤边界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速、高速工况下足踝的第一损伤分别为韧带失效和踝关节骨折,损伤参数与损伤边界基本一致,建立的轴向加载、背屈和内翻/外翻组合载荷下的足踝三维损伤曲面边界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作者: 刘衡
专业: 机械工程
导师: 曹立波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湖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