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识别及成因分析
论文题名: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识别及成因分析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模型;成因分析
摘要: 我国高速公路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长远发展的阶段,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高速公路发展的热点。事故黑点作为高速公路安全问题中的研究重点,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道路安全状况的改善;我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山区高速公路道路事故的严重性和致死率远高于一般地区。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的识别和成因分析的研究工作,解决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分布的属性、准确识别和成因分析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了提出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模型和成因分析方法,首先,论文定义危险性指数表征事故多发路段的危险性,在对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危险性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事故点危险性曲线模型;考虑危险性的叠加作用,建立两个事故点组成的危险性曲线组合模型,进而推广得到多事故点的危险性曲线模型,从而建立山区高速公路全段的危险性函数和曲线模型;确定事故黑点的判别阈值,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危险性曲线模型和判别阈值,建立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模型。其次,论文对基于聚类分析的事故黑点成因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分别由代表人-车系统的速度研究变量、代表道路系统的坡度和曲线半径变量、代表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的交通安全设施评价值组成的事故黑点成因集,借助SPSS工具完成聚类分析,并对聚类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成因分析方法。最后,论文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得到典型山区高速公路-洛栾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资料、道路线形数据和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经数据资料的修正和处理后,对论文提出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模型和成因分析方法进行实例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论文提出的事故黑点识别模型具有识别精确、客观实用等优点;论文改进的事故黑点成因分析方法可以更为全面、系统地对事故黑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 彭钥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导师: 赵建有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