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中的桩—土—桥动力相互作用效应
论文题名: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中的桩—土—桥动力相互作用效应
关键词: 桥梁工程;桩-土-桥体系相互作用;阻抗函数;地震响应
摘要: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借助软件ANSYS对单桩的水平、竖向、转动的阻抗函数和2×2群桩的水平、竖向的阻抗函数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薄层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总结了阻抗函数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薄层法的简化法计算了单桩的水平、竖向、转动的阻抗函数和2×2群桩的水平、竖向的阻抗函数。
  2、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H.E1-Marsafawi等人的桩基动力试验,在考虑粘弹性人工边界的基础上,采用土体的DP本构模型,首先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单桩和群桩的自振特性,然后进行了谐响应分析,获得单桩和群桩在不同频率处的响应。
  3、根据阻抗函数的定义,采用ANSYS计算了单桩阻抗函数,并将计算结果与薄层法的简化计算结果相对比,发现ANSYS的计算结果基本符合简化法的计算规律,用ANSYS计算基础阻抗的方法是可行的,为桥梁上部结构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振动响应奠定了基础。
  4、总结了桩-土-桥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然后运用子结构法分析了连续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桥梁上部结构模型,对上部结构的自振频率、位移的反应曲线等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并与不考虑阻抗函数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考虑基础阻抗之后,体系的动力特性变化很大:(1)考结构自振频率明显减小了,其中基频减小了24%;(2)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顶点位移发生明显的增大;(3)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增大了1.25倍(4)位移的谐响应特性发生较大变化。
作者: 勾淼
专业: 结构工程
导师: 赵建锋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