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列车正点率与通过能力利用率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名: 高速铁路列车正点率与通过能力利用率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高速铁路;正点率;通过能力利用率;缓冲时间
摘要: 修建高速铁路是为了改善既有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紧张的问题,形成有效高运输能力的铁路运输通道。高速铁路运营服务水平要高于普通的旅客列车,与普通旅客列车相比,高速铁路有输送能力大、安全性好、正点率高等优势。尽管我国已经开通了许多高速铁路专线,使得一些线路实现了客货分线运行。但总体来说,许多既有线路的运输能力仍然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既有线路较少考虑列车正点率、旅客旅行时间。高负荷的运输组织会减少相关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服务质量,而且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会造成运输中断,将会给运输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为了达到较高正点率的要求,有必要对高铁通过能力利用率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论文中引入正点率的概念,对高速铁路列车正点率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分析影响列车正点率的列车晚点类型,并阐述了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正点率与通过能力利用率之间的关系,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越高,则在该区段运行的列车数越多,引起列车之间的运行间隔时间减小,则可加入的缓冲时间减小,缓冲时间越变越小时,运行图的弹性变弱,则在列车发生晚点时,运行图抗干扰并使列车恢复正点运行的能力变弱。因此,为了保证一定的运行图抗干扰的能力,高速铁路区段需要预留一定的冗余能力,不能使通过能力利用率无限的增大。另一方面,列车运行间隔时间较大,可利用的缓冲时间较多,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充分,可以在该区段适当的增加列车。因此,分析了满足一定正点率的前提下,同时使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最大的缓冲时间的合理取值。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出晚点参数与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之间的曲线关系。并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了对缓冲时间和通过能力利用率的计算。
  论文分析了满足一定正点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区段通过能力的情况,在正点率最优与通过能力利用率最优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作者: 买力开·阿地力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导师: 黄兴建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4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