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公路路基震害调查分析及易损性研究
论文题名: 汶川地震公路路基震害调查分析及易损性研究
关键词: 汶川地震;公路震害;易损性;支挡结构;路基边坡;路基本体
摘要: 公路作为西部山区中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部各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枢纽的作用。“5.12”汶川大地震对灾区公路造成的损坏无疑是巨大的,但同时也为我国公路工程抗震技术的总结、提升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为了揭示公路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规律和机理,探索公路在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震后随课题组前往地震灾区,进行了为期3个月左右的现场震害调查,收集了1400多处公路路基破坏的调查资料,10000余幅照片资料。从相关设计单位收集到了包括G213都映段、映汶等汶川地震中典型路段的设计资料。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2.根据公路及沿线设施修复难易程度,制定了公路路基震害等级划分标准,对公路路基的震害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与分析。汶川地震中公路路基的破坏在宏观上受到烈度区、线路类型断裂带走向等因素的控制。9~11烈度区属于路基破坏高发区域,在震中及断裂带附近的线路破坏严重,同时走向越平行于断裂带的线路越容易受到地震动的破坏。
  3.将公路路基分为路基本体、支挡结构和路基边坡三大类。根据各类型特征分别做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支挡结构震害主要以垮塌、倾覆类为主,尤以路堑挡墙震害数量较多。路基本体震害中,半挖半填式路基震害较多,且多发生位于山腰的线路上;震害类型主要以沉陷、开裂为主;受次生地质灾害作用造成路基掩埋震害同样十分严重。岩质路基边坡发生较多震害,主要以崩塌、滑坡为主,震害边坡坡度集中在大于等于35°的边坡上;设置适当的边坡防护措施能有效减小地震对边坡的震害作用。
  4.在整个灾区公路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由面到线对地震中破坏严重的国道213线都映路进行统计分析,反应都映路的震害特点及规律。再从线到点,对都映路上典型路基破坏工点的震害情况进行阐述,针对性的进行有限元数字分析,重现破坏过程,进一步研究路基震害的规律特征。
  5.基于汶川地震公路路基震害调查资料,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统计型路基地震易损性模型。依据汶川地震实测记录对既有地震动衰减模型进行了修正,对破坏的路基工点所在位置的地震动参数(PGA)进行了估计。在得到工点处PGA的条件下,选取双参数的对数分布函数作为地震易损性函数以此建立路基易损性模型。最后以国道213线都江堰至映秀段上某1km路段为例,估算汶川地震作用下的路基损失情况。
  6.矩阵易损曲线的建立简便实用,虽然不能直接作为破坏比进行评估,但从易损性的角度揭示了汶川地震中路基整体及其三类路基结构物(路基本体、路基边坡和支挡结构)的震害规律和趋势。
  7.采用双参数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建立的路基易损性模型不仅能较好的估计地震作用下路基的破坏比,并且以此能快速简便的计算出路基整体及其三类路基结构物的震害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法能为震后政府做出正确应急决策及相关部门快速制定生命线抢通保通计划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作者: 廖燚
专业: 岩土工程
导师: 张建经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