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两种模式下的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选址布局研究
论文题名: 两种模式下的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选址布局研究
关键词: 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选址布局;充电桩
摘要: 近年来,新能源共享汽车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但由于租赁点选址布局模式研究尚不清晰,带来的车辆利用率低、充电难、投资成本高、运营收益低等一系列问题抑制着共享汽车的优势发挥与行业发展。充电桩做为共享汽车租赁点建设改造的必要内容,在选址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面对大量充电需求,现有充电设施一方面建设总量少,网络不完善;另一方面,部分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结合共享汽车和充电桩市场现状,依托停车场自建充电桩发展成为租赁点,还是利用公共充电站既有充电桩资源发展成为租赁点,对共享汽车行业和充电桩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上述背景,借势政策和行业红利,本文从是否建设充电桩的角度出发,分别对自建充电桩和利用既有充电桩两种模式下的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选址布局进行研究。
  本文围绕新能源共享汽车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分别是需求点确定、需求量预测、备选点确定、租赁点选址模型构建和案例研究。首先,合理划分研究区域,并确定需求点。采用网格划分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2km×2km的网格,并将每个网格的几何中心抽象为需求点。其次,新能源共享汽车需求量预测。本文分别使用两阶段法、供需平衡法和组合预测法对新能源共享汽车的需求量进行预测,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然后,以现有公共停车场和充电站为选址范围,通过Python爬虫技术初步获取两种模式下的备选点坐标,再结合租赁点选址影响因素,二次筛选后确定备选点位置,并通过Arcgis软件计算出需求点与备选点的距离。然后,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选址模型构建。以用户总出行时间成本和企业总投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并创新性的引入激励成本代替人工调度费用,分别核算两种不同模式下的成本,以租赁点充电桩数量、投放车辆数、用户出行时间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了自建充电桩和利用既有充电桩两种不同模式下的多目标选址规划模型。最后,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选址案例研究。以西安为研究对象构建租赁点选址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编写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求得两种不同模式下的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点选址布局方案,并对两种方案结果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助力共享汽车行业的发展。
作者: 王梦芳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导师: 徐双应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21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