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吉林省敦化地区沼泽草炭土冻胀融沉特性研究 |
关键词: | 路基工程;草炭土;冻胀机理;融沉特性;极限学习机 |
摘要: | 草炭土是一种具有高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高压缩性和高孔隙比等特殊工程地质特性的腐殖质土,常存在于特殊的沼泽湿地环境中,对调节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草炭土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区域、青藏高原、川西若尔盖高原和长江中下游等植被发育、常年积水的地势低平地区。当草炭土在季冻区分布时,会出现冻胀融沉现象,常出现道路破坏,路基软化,公路承载能力降低等工程问题。而近年来,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以及公路铁路工程的日益发达,很多新建的线路工程穿越季冻区沼泽草炭土分布区是无法避免的,为了保护沼泽草炭土湿地以及减少工程问题的出现,有必要对草炭土的冻胀融沉特性展开探究,为工程建筑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季冻区沼泽草炭土冻胀机理研究”,以敦化地区典型的季冻区沼泽草炭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常规的土工试验,测定了草炭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指标,然后选取天然含水率、干密度、有机质、分解度四个影响因素,在不同冻结温度下对草炭土展开封闭条件下的冻胀融沉试验,建立了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草炭土冻胀和融沉预测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1)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草炭土的含水率,干密度,有机质含量以及分解度四个因素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含水率与干密度成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和分解度均成正相关;干密度与有机质含量和分解度均成负相关;而有机质含量和分解度二者成正相关。 (2)不同深度的草炭土含水率与干密度差距较大,冻胀力与含水率和干密度均成正比关系,但干密度过小便不会产生明显的冻胀力。深度为0-0.4m的土样,干密度不超过0.41g/cm3时,几乎不产生冻胀力,随着深度增加,含水率逐渐增加,干密度逐渐降低,不产生明显冻胀力的界限值在逐渐降低,深度为0.8-1.6m的草炭土,当干密度低于0.25g/cm3后不会产生明显的冻胀力。 (3)草炭土属于强冻胀土,其冻胀率与融沉系数成显著的正比关系;含水率和分解度对与冻胀率和融沉系数的影响规律相同,均成正比关系,并且冻胀率和融沉系数均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另外含水率越大,未冻水含量越高,冻胀完成的温度也越低;而干密度越大,孔隙率越小,冻胀率越大,冻结时所需的温度降低;对于融沉系数,干密度增加,其先逐渐减小后增加,即存在一个临界干密度值使得草炭土的融沉系数最小。 (4)分别建立了基于ELM的草炭土冻胀和融沉预测模型并检验,通过此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偏差相对较小,整体拟合度较好,可应用于季冻区草炭土路基工程中冻胀融沉特性的初步预测,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
作者: | 刘婷婷 |
专业: | 土木工程 |
导师: | 吕岩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吉林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