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边坡卸荷与隧道进洞交叉施工条件下高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
关键词: | 边坡卸荷;隧道进洞;交叉施工;高边坡;三维稳定性 |
摘要: | 在公路工程中如何安全穿越高边坡是施工中的难题,特别是在需要进行高切坡地段,隧道进洞与边坡稳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施工中关注的重点。依托位于104国道长兴李家巷至湖州施家桥段戚家山隧道工程,对边坡卸荷与隧道进洞交叉施工条件下高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交叉施工方法进行探索,得到隧道进洞与边坡切坡卸荷交叉施工方案。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1)通过对现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发现戚家山双洞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较差,围岩较破碎,边坡高陡,洞口段仰坡有较厚滑坡体,后缘裂隙发育,该边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当隧道进洞爆破施工时易使坡体产生滑动,未来可能进一步发生整体性的滑动,对工程的施工安全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在隧道进洞施工前采取卸荷等措施。 (2)根据监测数据对边坡X、Y方向的累积倾斜量进行分析,发现距离坡脚较近监测点累计倾斜量比远离坡脚的更大,位于隧道拱顶上部测点边坡倾斜累积变化量普遍大于其它位置,并且在70天之后边坡整体倾斜变化速率趋于稳定。坡脚处累积沉降变形最大,将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拟合函数得到了坡体的动态变形过程,得到了边坡的最终的累积沉降量。并且分析出边坡坡脚变形分为三个阶段,即变形快速增长阶段、变形缓慢增长阶段与变形稳定阶段。建议在类似工程施工时,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坡脚处位移的变化情况,并增加监测点与监测频率。 (3)运用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对边坡卸荷与隧道进洞交叉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时确定隧道在进洞到0~10m、20~30m、40~50m、60~70m、70~80m、90~100m、100~110m时需要分别对第八至第一级边坡进行切坡。并对上述进洞距离以2m为一个研究段进行细分,进一步确定在4m、26m、42m、66m、74m、92m、108m时需要分别对第八至第一级边坡进行卸荷,在90m后位移曲线开始收敛,108m以后隧道施工对边坡整体影响较小。在上述对应隧道进尺开挖时,保证分别对第八至第一级边坡进行切坡,即可保证现场隧道与边坡安全施工,证明了交叉施工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方法。 (4)随着隧道进洞施工距离不断增加,当隧道掌子面靠近边坡监测点时,测点最大速度逐渐达到最大值;当爆心距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时,测点最大速度逐渐减小,符合萨道夫斯基传播规律。在模拟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隧道施工主要对坡脚影响较大,随着隧道进洞距离的增大,位移逐渐沿着坡脚向坡面发展,在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时,边坡塑性区通常为贯通状态,坡脚主要受剪产生破坏。将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模拟数据符合现场位移变化规律,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并根据模拟结果求得适用于戚家山隧道边坡的振动经验衰减公式。 (5)通过对双洞空间展布对边坡稳定的研究,发现隧道左右洞间距对各测点X和Z方向上位移影响表现出相似规律,当左右洞间距在30~40m时,在一定间距内洞距的增大使得各测点位移减少,位移较现场工程减少6~9%。隧道左右洞间距15m时,各测点位移都有明显上升,并且在此间距模拟到最后位移没有收敛,较实际工况X方向位移最大增加18.22%、Z方向最大增加16.10%。当隧道埋深不同时,从整体分析Z方向位移变化趋势较X方向更大,当隧道埋深增大时,隧道进洞爆破施工后,边坡整体位移呈现减小趋势,较工程实际X方向位移最大减小17.23%,Z方向最大减小19.07%。爆心距变大时,各测点位移峰值变小,距离爆心越近衰减越快,越远衰减越慢,距离爆心越近的测点位移更大。当有类似工程进行施工时,上述研究成果可以为其提供参考。 (6)针对边坡稳定系数研究时,发现在卸荷后边坡稳定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双洞不同间距和埋深下,边坡稳定的劣化与提高水平不同。当左右洞间距30~40m、埋深在10~20m时,在进洞的各个阶段边坡卸荷与隧道进洞交叉施工都能得到安全实现,左右洞间距40m较初始工况最大提高了2.92%,隧道埋深20m较初始工况最大提高了3.52%。在考虑左右洞间距25m、20m与埋深5m时,在施工前期边坡卸荷加固已经不能保证边坡稳定,需采用在边坡设置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等其它支护手段,稳定系数较初始工况最大减小3.06%,在90m后边坡稳定系数曲线趋近于收敛,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稳定系数曲线有收敛的趋势。对左右洞间距15m进行分析时,边坡一直处于欠稳定状态,此时无法实现边坡卸荷与隧道进洞的交叉施工,稳定系数较其它工况明显减小,较现场工况最大减小8.15%。当有类似工程进行施工时,上述研究成果可以为其提供参考。 |
作者: | 杨承民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叶四桥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