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相互影响的控制措施与应用研究
论文题名: 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相互影响的控制措施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 近间距隧道;盾构施工;隔离桩;参数优化
摘要: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人口的聚集,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多的向地下空间延伸,未来几年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隧道建设体量会愈发庞大。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非常有限,并且地下空间存在大量建筑物基础、地下管线等构筑物,无法保证所有隧道线路都有足够的地下空间,尤其是在密集的中心城区、老旧城区,往往会出现双线隧道的左右线间距过小,不能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后行隧道盾构施工会导致先行隧道发生变形和位移、结构安全性降低、渗漏风险增大,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给隧道的建设和运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基于此,本文针对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工程,主要研究隧道间的相互影响及控制措施,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系统的分析了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间相互影响的机理、规律及危害。在此基础上,从“弱化扰动—减少传播—强化保护对象”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分析了每种控制措施的适用性。
  (2)以某市七号线地铁隧道工程为案例,分析了其采取的控制措施及达到的控制效果。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总结了盾构隧道工程建模的关键步骤及实现方法,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机理分析和建模方法的可靠性,并通过定量的分析得知,隔离桩的保护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减少地表沉降、降低先行隧道应力、降低先行隧道整体位移。
  (3)引入正交试验方法对案例中的隔离桩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ABAQUS有限元模型为基础,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分析得知:23-43m范围内的桩长和0.4-0.8m范围内的桩径都会显著影响隔离桩的隔离效果,而0.6-1m范围内的桩间距对隔离效果影响较小,据此提出优化方案:将实际工程中桩间距由0.8m扩大为1m,并通过数值模拟,证实了优化后的隔离桩仍能够发挥较好的隔离效果,并且工程造价降低了20%。
作者: 肖镇涛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余群舟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年度: 2021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