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船舶轨迹数据的内河锚地运行及优化研究 |
关键词: | 到港船舶;内河锚地;运行效率;锚位分配 |
摘要: | 锚地作为港口的重要基础配套设施,其正常、高效地运行对保障船舶通航安全、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到港船舶对锚地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内河水域,锚地资源紧缺与到港船舶数量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内河锚地水域资源相对有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使得锚地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锚地运行缺少有效管理手段,船舶无序锚泊时常发生,锚泊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迫切需要研究新的锚地运行技术手段,在确保船舶锚泊安全的同时,提高锚地运行效率。 本文围绕内河锚地运行效率与优化方法展开研究,提出内河船舶锚位面积计算方法,分析和评价锚地运行现状,提出锚泊船舶数据预测模型,构建多目标锚位分配优化模型并提出求解方法,开展仿真实验和实例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为快速计算和分析内河锚泊船舶占用水域面积大小,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构建的船舶锚位面积计算方法。首先采用滑动窗口算法识别得到锚泊船舶轨迹数据;然后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对各锚泊船舶轨迹数据分别聚类,得到聚类中心作为各船锚泊船位;最后基于锚泊船位点集构建Voronoi图并计算船舶锚位面积,选取长江南京段三个锚地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船舶锚泊面积充裕性做出评价。 (2)为对锚泊船舶的数量、尺度和抛起锚时间进行预测,分别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的锚泊船舶数据预测模型。首先确定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各层神经元个数;然后输入历史锚泊船舶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预测样本;最后预测得到锚泊船舶数据,选取长江南京段栖霞山油轮锚地锚泊船舶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对两种预测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为改善锚地运行现状,提升锚地运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锚位分配优化方法。首先确定锚地运行评价指标与计算方法,并对长江南京段三个实验锚地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然后分析现有锚位分配策略的不足,构建锚位分配的基础模型及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锚位分配方案求解方法。 (4)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锚位分配方法及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仿真实验和实例验证。首先对仿真系统的模块和流程进行设计;然后分别实现船舶交通流、锚位分配和方案评价等模块;最后利用历史交通流数据和预测数据开展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锚位分配优化模型是有效的。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船舶驾驶人员安全抛锚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海事管理机构加强锚地安全管理,规范船舶锚泊行为,提升锚地运行效率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作者: | 赵俊男 |
专业: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导师: | 周春辉;徐言民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武汉理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