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自动驾驶模式下手机分心对驾驶员心理负荷的影响
论文题名: 自动驾驶模式下手机分心对驾驶员心理负荷的影响
关键词: 驾驶员;心理负荷;手机使用行为;自动驾驶模式
摘要: 随着自动驾驶车辆的普及,各个国家关于智能车辆驾驶过程中是否允许使用手机并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同时手机通话以多种形式(如增加驾驶员认知负荷、对事件反应时间变长等)造成了驾驶绩效的下降和碰撞事故发生概率的增加。对于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何时可以使用手机,以什么方式使用,可以持续使用多久以及通话内容复杂度和所累积的心理负荷都需要精确测量和界定。由此本研究首先对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使用手机通话的心理负荷水平进行阶段性划分,在确定产生差异的阶段后,对手机通话内容复杂程度以及驾驶模式进一步探讨,采用2(驾驶模式:自动驾驶、手动驾驶)*2(通话内容复杂度:简单通话内容、复杂通话内容)*6(驾驶阶段:6个阶段)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测量驾驶员的检测反应任务绩效、瞳孔直径和alpha频段不同脑区EEG成分来综合考察这些因素对驾驶员心理负荷的影响,从而为规范自动驾驶模式手机使用和分级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一:考察在L2等级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是否使用手机通话所造成的心理负荷水平。招募29名驾驶员,以驾驶员检测反应任务绩效和alpha频段不同脑区EEG成分为因变量,综合考察不同驾驶阶段内,手机通话对驾驶员心理负荷的影响。
  研究二:在确定L2等级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因有无手机通话产生心理负荷差异的阶段后,本研究对手机通话内容复杂程度进一步探讨,同时增加驾驶模式这一自变量,以手动驾驶模式为基线,比较同阶段在自动驾驶模式与手动驾驶模式下,不同复杂程度的手机通话所造成的驾驶员心理负荷水平的差异。招募58名驾驶员,同步测量驾驶员检测反应任务绩效、瞳孔直径和alpha频段不同脑区EEG成分,来综合评估驾驶阶段、驾驶模式以及通话内容复杂性对驾驶员心理负荷的影响。
  基于研究一和研究二的研究结果,总结结论如下:
  (1)在驾驶初始阶段(10-20分钟),自动驾驶模式下,简单手机通话内容所诱发的心理负荷比同一期间手动驾驶状态下更高,占据了驾驶员前额叶区更多的脑资源,导致其认知控制能力下降,使驾驶员对外周视觉检测信号反应更慢。
  (2)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复杂手机通话内容组额叶区的激活程度与同一期间(60分钟)手动驾驶模式下相比更低,表明复杂手机通话时,即使是自动驾驶状态,也会损害驾驶员问题解决、判断以及冲动控制等脑功能的正常运转。
  (3)不论驾驶员进行哪种复杂程度的手机通话,随着驾驶时长的增加,手动驾驶与自动驾驶模式下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水平趋近一致,产生心理负荷累积效应。这说明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手机通话也会破坏驾驶员的认知资源平衡状态,导致其认知控制能力下降,损害驾驶安全。
作者: 赵鸿飞
专业: 交通心理学
导师: 常若松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 2022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