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地铁车厢内不同立席密度的热环境特性及变化规律 |
关键词: | 地铁车厢;空调系统;热舒适度;客流量 |
摘要: |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乘客出行的便利性及舒适性日趋重要。基于该现状,全国各大中型城市均大力发展绿色环保、载客量大、高速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但其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高昂,未能全规模推广至乡镇。对于乘坐环境而言,地铁车厢内人体热舒适要求和健康要求愈加严格,客流量的波动极大影响地铁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因此如何将客流量融入地铁热环境的调控问题亟待解决。 为保证将可预测的客流量与地铁舒适性设计更好匹配,以长沙地铁B型车为研究对象,针对长沙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以及地铁客流量波动的可预测性,通过乘客立席密度及精确站坐比代替原始的满载工况建立物理模型。运用RNGκ-ε湍流模型、Airpak软件求解器,研究地铁运行期间载客车厢内热环境特性,以及不同立席密度对其影响变化规律。选取长沙市地铁2号线路中连续站点进行实时客流量和环境参数数据采集,以验证模型有效性。k?? 研究结果表明:客流量的波动不断破坏由设计者所设定的均匀性,使速度场、温度场和污染物CO2浓度场随人员变动渐偏离舒适,呈现出流场分布不均,距地面高1.8m处存在高风速带状区域;乘客散发的热量及代谢物CO2,在车厢中下部较低风速的带动下无法及时排出,存在积聚现象;车厢开关门处存在局部偏冷区域,-2≤PMV≤-1,回风口附近存在局部偏热区域,2.3≤PMV≤3,为热舒适感最差位置。当立席密度大于4人/m2时,站姿乘客头部高度位置风速v≥0.5m/s,若乘客数量继续增加,则会加剧车厢中下部低风速情况;当立席密度大于5人/m2时,车厢通道中部由于热浮升力作用,热量聚集区域逐渐上移至乘客胸膛位置,温度增幅达到3.5℃;当立席密度增加至5人/m2时,CO2聚集区域不再呈椭圆状而存在浓度分区界限,若客流量继续增加,车厢内CO2体积分数超出0.15%,乘客普遍存在不适感;当立席密度小于3人/m2时,-1≤PMV≤0,乘客存在冷感,立席密度大于6人/m2时,1≤PMV≤3,乘客普遍存在热感且站姿乘客感知程度均强于坐姿乘客。 |
作者: | 李福韩 |
专业: | 土木工程 |
导师: | 张登春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湖南科技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