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东北地区高速铁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演变研究 |
关键词: | 高速铁路;经济联系强度;空间自相关;可达性 |
摘要: | 高速铁路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将使城市交通区位发生明显变化,直接改善地区间的时间距离,增强高速铁路中心城市生产要素的辐射能力,加快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逐步促进沿线城市资源整合,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全球可达性,逐步消除可达性差距,也是联合国相关发展政策与执行的重要度量指标之一,这可以逐步提升可达性的度量精度。可见,可达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八纵八横”修建已提上日程。高速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已经对我国区域空间组织产生深远影响。国内外众多学者均已对高速铁路区域空间效应进行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高速铁路,对于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的研究相对较少。东北地区在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通过选取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东北地区25个城市经济数据与高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引力模型与空间自相关相结合,从高速铁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两个角度来衡量高铁的开通是否对东北地区经济产生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高速铁路的逐步开通,东北地区25个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但由于各城市的地理位置与经济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东北地区城市可达性水平的提升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即边缘城市可达性减少率大于中心城市。 (2)在高速铁路优化升级的背景下,时间距离减少,使东北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高速铁路等级存在差异,经济联系强度的改善在时间与空间上均有不同。在空间上,经济联系强度仍以哈大高铁沿线城市为中心,逐步过度到区域外围,呈现“中心——外围”的分布格局。 (3)东北地区城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经济联系强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即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越小,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越高,较多城市的交通可达性情况与经济联系情况相匹配,只有少部分城市呈现可达性滞后型或经济滞后型。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段内东北地区已开通高铁城市的可达性,尝试运用引力模型研究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东北地区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并研究二者的时空演变关系,为推进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
作者: | 邵宇佳 |
专业: | 人文地理学 |
导师: | 王国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辽宁师范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