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在岑水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题名: 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在岑水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综合超前预报技术;电磁波反射法;地质探测;施工工艺
摘要: 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而目前普遍采用的预报手段都各有优缺点,仅仅采用单一的预报方法往往难以满足预报精度的要求。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对几种常用的预报技术及其综合应用进行探索,以达到提高预报的精度并减少隧道掘进过程中的盲目性的目的。
  论文分别对常用的三种物理探测技术进行现场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实际开挖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分析每种预报技术的适用条件。比对结果表明:电磁波反射法在有效探测范围内(30m)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可以探测到水体的位置,但不能确定岩层的含水量及其具体分布,该法易受隧道内的测试条件的影响而造成误判;地震波反射法的有效探测距离可达100~200m,在隧道浅埋段及洞口段(50m内)无法使用,对水体的探测不够理想,对于较小的地质变化预报分辨率不足,而对于大的构造体有较好的探测效果,还可以根据波的传播理论反算出岩体的相关参数,从而为围岩分级提供依据;瞬变电磁法在30~100m范围内对于含水量较大的不良地质体有较好的探测效果,而对于高阻体的探测效果尚不尽如人意,且洞内复杂的施工环境容易对其产生干扰。
  通过分析研究,依据“长短结合,多种手段综合”的思想,结合各探测技术的特点,在地质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三种物理探测技术综合应用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并给出了该技术对该地区典型不良地质体的判别依据。这种预报技术对今后相关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 王波
专业: 岩土工程
导师: 杨晓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1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