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非洲多雨环境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非洲多雨环境下排水沥青路面技术研究
关键词: 排水沥青路面技术;路用性能;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摘要: 排水性沥青路面相比于密级配沥青路面,由于其大空隙的特点,路表水能够渗入结构内部空隙,具有减少雨天行车水雾、增加行车安全、抗滑、降噪以及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点。而在排水沥青路面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良好的路用性能对材料以及环境的依赖性较大,因此有必要结合项目所在地的交通、气候条件以及材料特性对排水性沥青路面技术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调研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的排水性沥青路面应用现状以及材料组成、设计特点,明确了采用高粘沥青作为胶结料的技术方案。针对排水性沥青路面渗透能力以及结构特性,采用中、法规范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对当地气候、交通量特征的研究,得出结合料的60℃动力粘度不应小于270000Pa·s。随着HVA掺量的增加,沥青的25℃针入度逐渐减小,软化点升高,5℃延度逐渐增加,60℃动力粘度与170℃布氏粘度增大。采用回归分析,得到沥青性能指标随HVA掺量的变化规律,考虑施工和易性以及60℃动力粘度的要求,得到30-50#、DHS、ERES以及Termcotank沥青的高粘剂内掺比例的范围分别是15.5%~18.2%、12.5%~16.6%、12.3%~17.3%、11.0%~17.2%。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表明HVA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沥青的PG高温等级,增强了沥青的抗疲劳性能、高温抗车辙能力。此外,通过对高粘沥青的粘温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掺加了高粘剂HVA后的沥青,其拌合以及压实温度并不是很高。
  文章还研究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以及配合比设计,对三种不同结合料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析漏、飞散、透水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ermcotank+14%表现出最优的性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结合料指标进行了优选,发现1/Jnr3.2(60℃)与动稳定度关联度最大,60℃动力粘度次之。最后,针对纤维稳定剂对排水沥青混合料析漏和飞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木质素纤维对析漏控制效果最佳,可采用掺加0.1%~0.15%的聚酯纤维或0.2%的玄武岩纤维,来改善抗飞散性能。
作者: 徐瑞刚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曹东伟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9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