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制备与调温特性研究
论文题名: 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制备与调温特性研究
关键词: 二氧化钛量子点改性沥青;制备工艺;调温特性;路用性能
摘要: 沥青材料的太阳光响应行为对沥青路面温度起关键作用。但是,沥青是一种黑色材料,具有太阳光吸收率高、荧光强度较低的显著特点,导致沥青路面温度在夏季可达70~80℃。路面温度升高不仅加剧了路面病害(即车辙、波浪、拥包和泛油等),而且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本文针对沥青的高太阳光吸收率、荧光强度问题,设计并制备具有高太阳光反射率和荧光强度的 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宏微观试验,研究了TiO2量子点和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光学特性和路用性能,确定了 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调温行为。本研究为调温沥青路面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可有效减缓沥青路面高温病害。
  首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TiO2量子点的光学特性。模拟过程中,在Materials Studio 2019中建立了6 ?、8 ?、10 ?、12 ?四种不同粒径的TiO2量子点模型,进行了模型验证和几何优化,再基于CASTEP模块计算了TiO2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反射率光谱,并考察其粒径对光谱特性的影响规律。另外,表征了5 nm、10 nm和20 nm三种不同粒径TiO2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吸收光谱、反射率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TiO2量子点的吸光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光反射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荧光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其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能。模拟过程中,首先建立了基质沥青分子模型,并对基质沥青模型进行了验证。建立了不同粒径(6 ?、8 ?、10 ?、12 ?)和不同掺量下(5%、10%和15%)的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分子结构模型,计算了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密度、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杨氏模量、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等参数,考察了TiO2量子点粒径和掺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TiO2量子点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密度、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和模量均增加。随着 TiO2量子点粒径的增大,改性沥青的密度、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和模量均减小。
  然后,通过红外光谱测试、布氏粘度试验、DSR 试验、BBR 试验等试验,研究了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光学特性、化学性能和路用性能,考察了 TiO2量子点掺量和粒径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 TiO2量子点掺量增加和粒径减小,改性沥青的粘度增加;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抗车辙因子随量子点掺量增加和粒径减小而增大,由此可见, TiO2量子点的掺加提高了沥青的抗车辙能力,有助于改善其高温性能;在5%~20%掺量范围内,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抗疲劳因子几乎均在 22℃时超过了 5000 kPa,疲劳失效温度都是22℃,说明TiO2量子点的掺加对改性沥青抗疲劳性能影响不明显;改性沥青的蠕变劲度S随着TiO2量子点掺量的增加而增加,m值随量子点掺量增加而减小,采用m/S值来评价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试验数据表明TiO2量子点粒径越大、掺量越多,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就越差;红外光谱分析发现TiO2量子点掺加前后沥青的官能团没有明显变化,说明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改性机理是物理改性。另外,表征了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太阳光反射率和荧光光谱,试验发现,相比基质沥青,改性沥青太阳光反射率从3%提高到15%,荧光强度提高了10.9倍。
  最后,通过室内模拟光照实验探究了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调温行为。与传统沥青相比,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涂层表面温度降低5.3℃;与传统沥青混合料相比,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降低6.2℃,确定了TiO2量子点改性沥青的有效调温行为。
作者: 李煜炜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导师: 朱湘;胡建英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22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