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街道步行性的步行交通环境设计方法--以苏州古城为例
论文题名: 基于街道步行性的步行交通环境设计方法--以苏州古城为例
关键词: 街道步行性;历史古城;步行交通;交通环境;空间句法
摘要: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快速发展,机动车出行需求持续增长,部分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现象,步行交通环境逐渐恶化。步行交通可以减少城市的碳排放,促进城市交通向绿色、低碳转变,同时又能拉近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相互接触、交流的距离,营造和谐美好的城市社会氛围,是改善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方式。
  历史城区的街巷纹理、人文景观和步行交通相契合,非常适宜步行交通的发展,但是其道路资源紧缺,难以满足大量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导致步行空间受到侵占;另一方面,出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历史城区难以拓宽、改建道路,改善步行交通环境的难度较高。在时代背景和现实问题的影响下,历史城区亟需打造低碳安全、便捷连续、舒适优美的步行交通环境,因此有必要研究街道步行性相关理论,构建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提高历史城区的步行交通分担率,改善历史城区的交通问题。
  论文界定了街道步行性的研究内容,并从网络结构属性和设施景观属性两方面分析了街道步行性的内涵,结合需求层次理论,明确了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愉悦性的分析层次,构建了步行交通环境设计的分析框架。
  分析历史城区的城市形态和空间发展特征,集约的土地利用使得历史城区道路资源紧张,步行交通发展容易受阻,从道路供给和交通设施两方面,分析历史城区存在路面铺装破损、停车设施紧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步行体验。分析了步行交通的基本特性、出行者个人属性和步行出行特征。
  运用空间句法的核心理论,讨论空间句法应用于历史城区步行交通、道路网络结构分析的契合程度,应用轴线模型和线段模型,将步行道路网络拓扑化,选取控制值、整合度、选择度和可理解度四类指标,描述街道的可达性。从步行交通空间的内涵出发,明确了街道层面的空间要素,设计调研方案,分别获取步行空间道路设施和配套设施相关指标,描述街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愉悦性。
  应用层次分析法理论,以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愉悦性为准则层,构建步行交通环境评价模型,通过问卷标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保证评价模型输出的可靠性,利用层次凝聚聚类将街道进行分类设计。
  以苏州古城为研究案例,分析苏州古城的步行交通系统现状,明确苏州古城存在步行交通空间被侵占等问题,应用网络结构分析方法和步行空间调研方案,获取苏州古城的步行交通环境评价指标,依据评价结果,将苏州古城的步行道路划分为尺度偏向型、功能均衡型和环境偏向型三类,提出优化设计策略。
作者: 张斌宽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导师: 过秀成;周杲尧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22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