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的制备和有限元分析 |
关键词: | 液化天然气车载气瓶;复合材料;渐进损伤;自紧压力;有限元分析;水压爆破 |
摘要: | 复合材料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LNG)气瓶是一种用以储存高压燃气的压力容器,是天然气汽车和其他运输工具的关键储能部件,与金属气瓶相比,LNG气瓶在具备轻量化的同时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更好的使用寿命和抗疲劳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除汽车工业外的其他工业领域。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LNG气瓶发展缓慢,国内车载气瓶或全部采用进口,或最关键的原材料碳纤维需要从国外进口,从而导致产品的成本过高,限制了LNG车载气瓶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碳纤维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因此,开展采用国产碳纤维LNG车载气瓶成型工艺的研究,掌握气瓶成型工艺的关键技术,实现LNG气瓶国产化替代,对我国LNG气瓶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用国产T700级碳纤维为气瓶原材料,钢质内胆为缠绕芯模开展气瓶成型工艺和制备研究。项目采用有限元软件对LNG气瓶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开展失效模式分析和自紧压力优化,为LNG气瓶的国产化替代提供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对复合材料LNG车载气瓶进行应力分析。首先,通过设计气瓶的结构参数,确定其形状和尺寸;然后,使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气瓶的三维模型,探讨材料模型的属性和材料力学性能,通过开展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模拟气瓶在各个工况下的极限承载应力,得出内胆和纤维缠绕层的应力分布,预测LNG气瓶的极限承载能力。 (2)开展复合材料渐进损伤研究。根据复合材料基本力学,选择3DHashin失效准则和Camanho退化方案来实现复合材料的渐进失效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气瓶的失效并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一个由基体开裂到纤维断裂的渐进过程,复合材料单层和局部失效并不会立即引起气瓶的整体失效,通过渐进损伤分析,预测了气瓶的最大爆破压力为58MPa。 (3)研究自紧压力对LNG气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自紧前后气瓶在各个工况下内衬层、纤维缠绕层的应力分布,论证自紧处理对气瓶制备的必要性。结果表明:自紧处理能够有效发挥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优势,降低气瓶内衬层的应力,改善应力分布;通过自紧优化得到LNG气瓶的最佳自紧压力为37MPa。 (4)开展气瓶制备和水压爆破试验。采用湿法缠绕工艺开展LNG气瓶的制备,然后对气瓶进行水压爆破,测试其极限承载内压,并进行有限元优化对比。结果表明,LNG气瓶的爆破压强为57MPa,与模型预测结果一致。 |
作者: | 王佳怡 |
专业: | 纺织工程 |
导师: | 竺铝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浙江理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