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组团式城市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研究
论文题名: 组团式城市建成环境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研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建成环境;客流模式;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梯度提升决策树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是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关键。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指出,要构建轨道交通引领的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发展开发模式,加强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协同布局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内部的人群出行规律及建成环境的空间布局,当轨道交通线网结构与城市建成环境发展布局不匹配时,站点周边功能用地单一,从而导致客流的时间不均衡性显著等问题。城市建成环境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客流模式的形成和分布,因此辨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建成环境的影响作用机理对科学开展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 TOD)模式、构建轨道交通和土地开发“共赢”格局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但鲜有从站点周边建成环境的影响角度出发,考虑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全面开展对组团式城市轨道全网站点客流和网络 OD 客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轨道交通全网站点-站间视角,聚焦城市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模式。以重庆市轨道交通为例,结合轨道交通客流、相关建成环境等多源异构数据,针对不同研究问题构建多层级研究框架,揭示城市建成环境与不同客流模式的影响作用机理,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规律以及出行生成的认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数据和相关建成环境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集的获取和处理方法,从全网、线路、站点层面可视化轨道站点客流和站间客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解析不同层面客流的时空不均衡特性。结合相关研究和山地组团城市特点,提取轨道站点步行环境下的吸引范围,选取4类指标共18个变量表征城市建成环境,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2)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全网站点客流视角,选取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工作日晚高峰时段、工作日平峰时段、周末和节假日的每小时出入站客流共十种客流模式作为研究对象,考虑站点客流时空分布的不均衡特性和居民出行特征,引入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剖析建成环境对各客流模式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及尺度效应,并提出详实的改善职住分离及增强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协同布局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各客流模式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均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在通勤时段的客流模式中尤为明显。此外,各变量的局部回归系数在空 间上的分布均有所不同。
  (3)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间OD客流视角,以工作日早高峰时段、晚高峰时段、平峰时段的 OD 客流为研究对象,构建能更有效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实现对复杂数据进行建模和捕捉非线性关系的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模型,揭示轨道站点出发端和到达端的建成环境属性对 OD 客流的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表征可达性指标的与核心组团中心的距离变量对各时段 OD 客流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土地利用指标中的商务用地、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等变量是影响高峰时段 OD客流最重要的因素,购物娱乐变量对平峰时段 OD 客流影响程度更大。各建成环境变量对OD客流表现出非线性影响和阈值效应。
作者: 谭倩
专业: 交通运输
导师: 唐秋生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23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