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接驳轨道交通站点的社区公交线路布设方法研究 |
关键词: | 社区公交;轨道交通站点;线路规划;多目标优化;NSGA-II算法 |
摘要: | 轨道交通以其大容量、高速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轨道交通仍存在如线网密度低、可达性不强等问题。即使采用常规公交与其接驳,因受到道路宽度、等级等自身条件限制,也存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服务盲区。而社区公交采用小型或中型车辆运行,具有机动灵活的优势,可提供“门到门”的出行服务,既能提高轨道交通可达性,也可填补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盲区。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接驳轨道交通站点的社区公交线路布设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剖析社区公交相关特征。阐述社区公交概念、特点及功能定位;结合重庆市社区公交系统建设实践,划分社区公交类别,探究社区公交线路特征;分析不同线路布局形式下,社区公交与常规公交的竞合关系,以及社区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形式;提出社区公交线路布设影响因素、原则及流程。 (2)提出接驳轨道交通站点的社区公交线路的布设区域确定方法。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公交接驳客流特征以及站点区位,定量界定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构建两步移动搜寻模型,考虑个体出行时间规律,利用高德API获取乘客出行时间,计算轨道交通站点吸引范围内可达性。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可视化分析,识别轨道交通服务薄弱区域,确定社区公交布设区域。 (3)构建接驳轨道交通站点的社区公交站点选址模型。从乘客公交出行全过程出发,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最佳站点间距优化模型。以最佳站点间距为约束划分服务区,覆盖所有客流需求点,构建以服务区内所有乘客步行到公交站距离总和最小为目标的站点选址模型,确定候选公交站点。 (4)构建接驳轨道交通站点的社区公交线路布设模型。以乘客出行时间成本最小和乘客需求满足数量最大为目标,车辆容量限制、线路长度、车辆在不同道路上的实际运行速度等为约束构建社区公交线路布设模型,并结合模型自身特点设计NSGA-II算法进行求解,得到研究区域社区公交线路。 (5)以重庆市南岸区轨道邱家湾站为背景进行案例分析,应用上文提出的接驳轨道交通站点的社区公交线路布设方法,规划社区公交线路。结果表明,规划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区域内居民短距离出行及轨道交通接驳需求,有效填补公交服务薄弱区域,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作者: | 尹代平 |
专业: | 交通运输 |
导师: | 周涛;张建旭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