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太原车务段中间站接发列车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
关键词: | 车务段;接发列车作业;安全管理;风险识别 |
摘要: | 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十年,铁路路网规模大幅度提升,铁路新建历程达到了5.2万公里。截止2022年10月份,全国铁路营业历程已经达到了15.3万公里,随之而来的还有铁路设备质量的升级、铁路服务品质的攀升、铁路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铁路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 当前,全路公布的车站总数共有 6818 个,每天约有 5231 对旅客列车在不间断运行,如此庞大的车站结构和接发列车对数给铁路安全运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接发列车作业历来都是车务系统的基础性重点工作,接发车作业管理水平直接威胁着行车安全和运输秩序稳定,它更是体现行车专业管理质量的晴雨表。近年来,铁路企业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工作,运用实施了双重预防机制,但从整体管理情况来看不太理想。铁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接发列车、调车事故较为集中,这其中与风险控制太过笼统、风险识别不够具体、风险措施下沉不到一线和风险评价不够清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太原车务段地处山西中部,管辖56个中间站,接轨38条专用线(专用铁路),总运营里程达到了997公里,日接发列车404对,其中旅客列车142对。由于点多线长,设备复杂等实际情况,车务段存在日常管理不集中、风险点不统一、监督检查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另外,中间站由于设备类型不同、站场情况不同、人员结构不同,作业方式不同,接发列车作业的风险往往较难控制,也一直是车站作业最大的风险点。因地制宜的对车站接发列车风险进行识别判断,加强安全风险体系建设,严格过程环节管控,寻找接发列车作业的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补强,是车务段安全管理的重点。 本文按照风险管理理论的相关要求,运用了安全风险识别判断评价的相关方法,结合太原车务段中间站接发列车作业实际,指出了接发列车安全管理存在风险识别不够全面、风险评价缺少定量分析、风险闭环管理存在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有效的优化措施。本文研究内容如下。 (1)按照太原车务段接发车作业实际,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对作业风险进行了识别。从接发列车、客运、货运、调车、人员、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出发,共识别出安全风险点 87 个,比既有的风险项点增加 60 个,风险识别更加全面。 (2)运用风险矩阵法对风险项点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进行了定量的描述,采用专家调研法对识别出来的风险项点进行综合评价;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而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接发列车作业安全的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定,最终得出当前该段对于接发列车作业安全风险管理的综合性评价。 (3)通过对风险点的梳理,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在接发列车作业风险管控过程中引入PDCA理论,构建了基于PDCA循环闭环管理的接发列车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制定出了更为全面的循环控制措施,有效地提升该段接发列车作业管控水平。 通过对太原车务段中间站接发列车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有效识别了该段接发车作业的关键点,准确研判了该段接发车作业安全管理的薄弱点,清楚阐明了中间站接发列车作业风险防控的着力点,这有助于提高行车专业管理水平,对车务站段整体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
作者: | 师凯凯 |
专业: | 交通运输 |
导师: | 周凌云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学位年度: |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