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电动汽车V2G技术及其充电机的研究
论文题名: 电动汽车V2G技术及其充电机的研究
关键词: V2G技术;充换电站;双向充电机;控制策略;单位功率因数;电动汽车
摘要: 由于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电动汽车成为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随着电动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对电网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容忽视。同时由于电网日用电负荷峰谷差值越来越大,各个国家都建设了很多专用的调峰调频电厂。如能将停止状态下的电动汽车通过并网充放电来用于电网的调峰调频,那么将会减少专用调峰调频电厂的投资建设,V2G技术应运而生。
  首先,本文对各国V2G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总结,通过比较得出了基于充换电站的V2G实现形式是V2G技术初级阶段最有效的实现形式。对基于充换电站的实现形式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粒子群算法实现了V2G的有序充放电。搭建了基于充换电站的电网调频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此种形式的V2G具有较快的电网频率调节能力。
  在实现V2G的过程中,双向充电机是不可或缺的设备,针对目前尚无成熟的双向充电机,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充电机所用的主电路拓扑,在如何实现双向充放电和抑制电流畸变等问题上,对充电机的拓扑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了基于滞环电流的控制策略和空间矢量控制策略,搭建了两种桥式结构的双向充放电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在深入分析两种控制策略和基于充换电站的场合下,本文通过引入虚拟坐标系,实现了在单相供电的情况下,也能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独立控制,进而可以参与到电网的无功补偿中,另外通过虚拟坐标系控制系统,也实现了在输电电压发生畸变的情况下,网侧电流可以不受畸变的影响,依然正弦化运行;在输入电压幅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直流侧电压也能有效的抑制波动。
  最后,研制了充电机充电系统,运用APFC技术,实现了输出电压可控,而且网侧单位功率因数运行。
作者: 李付存
专业: 电气工程
导师: 陈清泉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