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苏州地区廊桥踏谜(上篇)--以小飞虹、悬桥、宝带桥为例 |
正文语种: |
中文 |
作者: |
徐作生 |
作者单位: |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中心 |
关键词: |
苏州地区 廊桥 城市 威尼斯 桥梁 历史文化名城 唐代诗人 平江 |
摘要: |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苏州印象。中国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就城市怖局而言,很多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苏州与众不同,在苏州平江区至今还保留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枕河人家往往是前街后河。古代的苏州地区共计有多少座桥梁?制于宋绍定二年的《平江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城市平面图,图中共标出359座桥梁,"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唐代自居易对苏州古代桥梁景致作出了诗意概括。苏州城市有很多人把它说成是东方威尼斯,实际上苏州城市的历史比威尼斯还要早,苏州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按学者阮仪三的说法,苏州城也曾屡毁屡建,但因为河道在,所以按原有河道重建的城市,其格局能保持如初。笔者居住上海,因距离苏州较近,又因早年关注建文帝出亡穹窿山一桉,故每逢空闲之日,常到此踏勘。明代小飞虹廊桥之"廊"始于何时?而与其相连的波形廊桥为什么有水中罗汉塔相伴?早期的宝带桥是廊桥吗?若不是,桥面两侧为什么有排列规整的榫眼?苏州市中心有一座短短的悬桥,为什么会与名流结缘,其桥亭有何来历……本文就小飞虹廊桥、宝带桥、悬桥为例,多次进行实地踏访,并拍摄实物图片若干,以便揭解苏州地区廊桥千百年来所留下的种种谜团,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教正。 |
会议日期: |
20131109 |
会议举办地点: |
福建南平 |
会议名称: |
2013闽浙木拱廊桥保护利用与申遗学术(政和)研讨会 |
出版日期: |
2013-11-09 |
母体文献: |
2013闽浙木拱廊桥保护利用与申遗学术(政和)研讨会论文集 |
分类号: |
TU- U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