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葛镜桥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上的地位 |
正文语种: | 中文 |
作者: | 葛诗畅 |
关键词: | 桥 技术 地位 |
摘要: |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贵州福泉葛镜桥,雄跨在典型的卡斯特地缝麻哈江峡谷上,长约52米、宽8米、高30米,拱净跨为19.62米+12.30米+6.26米,其高大险美居于中国三孔尖拱桥之冠,在有关桥址、桥墩基础、拱券形状与结构、桥台结构、桥梁主体形式等工程技术选择和运用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技术继承与创新含量.所以,茅以升、罗英、唐寰澄、梁思成等大家在提到中国三孔尖拱桥时,无不以葛镜桥为典型举例说事.据说葛镜桥的“变截面”技术机密尚未破题,据《中国古桥技术史》披露:“1940年—1942年,唐山工程学院毕业班曾对葛镜桥进行测绘和用近代方法验算,在动载偏载下,桥并不安全,而事实上却可通10吨载重汽车,可见现在计算的假定,尚存在着有得探讨之处”.故茅以升誉之为“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葛镜桥于2006年进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发挥着社会公益作用. |
会议日期: | 20131123 |
会议举办地点: | 福州 |
会议名称: | 中国第五届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
出版日期: | 2013-11-23 |
母体文献: | 中国第五届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分类号: | U44 K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