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抗震缝及相关结构构造在隧道抗震减震中的研究 |
关键词: | 隧道断层;地震响应;抗震缝设置;抗减震效果;有限元计算 |
摘要: |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相继修建,而我国西部又处于欧亚地震带,在该地区进行工程修建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高烈度地震区和断层带的影响。因此,对于地下结构的高烈度地震响应研究就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而地震条件下的结构抗震减震技术研究将是问题的关键。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论文对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震害资料进行了调研、整理和分析,并在借鉴已有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山岭隧道的震害机理、地震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2)通过对设置抗震缝与未设抗震缝的隧道震动响应,及设置不同间距抗震缝对隧道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在不同烈度下设置抗震缝及抗震缝间距对隧道抗减震效果的影响规律。(3)在研究断层带倾角对隧道纵向地震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垂直断层下抗震缝设置间距与设置位置对隧道的抗减震效果。 分析表明: (1)高烈度地震区隧道设置抗震缝后,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结构内力、位移随抗震缝间距减小而逐渐减小,当间距小于10m时,对位移的减小效果不明显。因此,抗震缝间距不宜过小。(2)改变抗震缝注浆材料的弹性模量时,当小于1.0MPa后,对衬砌内力减小幅度并不大,因此抗震缝的刚度不宜过小。(3)断层破碎带的倾角对隧道的地震动力响应有较大的影响,当为45°时断层对隧道的位移、内力峰值响应最大,为最不利位置;90°时隧道动力响应相对最小,断层的影响较小。(4)跨越断层的隧道,在设置抗震缝后断层对隧道衬砌的纵向影响范围减小了,结构位移和内力也得到有效降低。 |
作者: | 黄博 |
专业: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导师: | 梁波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