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滇西红层软岩地区特高路堤稳定性研究 |
关键词: | 山区公路;滇西红层软岩;特高填方路堤;路堤稳定性;形变规律;土工离心模型 |
摘要: | 滇西红层软岩是一种工程性质极差的特殊土,其广泛分布于云南西部山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展,云南西部山区公路建设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对于资金相对短缺的山区公路的建设来说,采用高填方、超高填方来跨越陡坡、深谷地段已逐渐被工程师们所接受。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采用高填路基在缩短桥梁里程、消除大量废方、平衡路基土石方、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少建或不建弃土场,保护原始植被和耕地,符合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目前,高填方、超高填方路基在滇西山区已是随处可见。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滇西红层山区公路特高路堤的修筑技术,开展地面横向特陡斜坡条件下高路堤的形变规律、路基稳定性的研究。首先通过调研和实验分析来研究滇西红层软岩填料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获得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所必需的参数。通过建立FLAC有限差分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路堤形式的特高路堤边坡的形变特性和安全稳定情况,并考虑不同的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对滇西红层软岩特高路堤边坡的形变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证明了滇西红层特高路堤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滇西红层软岩填料路用的可行性。其次以施甸~孟定施甸~链子桥段二级公路特高路堤填方为工程依托,针对原设计的稳定性不足,研究提出滇西红层软岩地区公路特高路堤优化技术措施,包括线形优化、边坡设计优化和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其他技术措施(如加铺土工格栅、增设抗滑桩板墙等),并借助FLAC有限差分软件和土工离心机模拟实验技术分析其形变及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采取一定的优化加固处治措施后确实能提高特高路堤长期运营的稳定性,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滇西红层特高路堤替代桥梁方案的可行性和滇西红层软岩填料的路用性能。最后结合依托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阐述了滇西红层特高路堤优化加固措施的设计方法、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选取了填方高度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路段进行工程应用,并将对该特高路堤进行长期观测,观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离心模型实验的结果比较吻合。 本文研究成果将为高路基替代桥梁方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为山区高填方路堤修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论文得到了2011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云南强震山区二级公路建设低成本适用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的资助。 |
作者: | 陈乡寿 |
专业: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导师: | 吴国雄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