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会议论文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渤海褐潮过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题名: 渤海褐潮过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正文语种: 中文
作者: 宋伦 吴景 刘卫东 宋永刚 王年斌
作者单位: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辽宁大连116023
关键词: 微型浮游植物 微微型浮游植物 高通量测序 18SrDNA可变区V4 多样性
摘要:   为了研究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在褐潮生消过程的多样性变化,以18S rDNA V4区作为目标基因,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14 2015年5月、7月长兴岛近岸海域海水中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自行设计的引物对V4-F/V4-R在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鉴定方面更为高效.2014年5月、7月长兴岛海域分别检出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143种和165种,2015年5月、7月分别检出123种和167种.绿藻门相对丰度最高,2014-2015年5月、7月,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4.5%、65.6%、81.8%、73.7%.多样性指数和种类注释数量都是同年7月大于5月,说明长兴岛海域7月海水中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5月稳定.微拟球藻(Nannochloris sp.)和金牛微球藻(Ostreococcustauri)优势度较高,而褐潮暴发种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anophagefferens)在4次调查中都有检出,但优势度较低.研究显示,长兴岛海域褐潮暴发期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优势种相对丰度较高,首次在渤海海域发现了微拟球藻和金牛微球藻褐潮致灾种类.
会议日期: 20161013
会议举办地点: 海口
会议名称: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出版日期: 2016-10-13
分类号: P75 P63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