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虹口区交通事故流行状况、疾病负担及驾驶员人格倾向研究
论文题名: 虹口区交通事故流行状况、疾病负担及驾驶员人格倾向研究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人格倾向;伤残调整生命年;减寿年数;疾病负担
摘要: 目的:对上海市虹口区道路交通事故及伤害发生率水平、危害程度、流行特征(包括:人、车、路“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群“三间分布”)、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及伤害的成因、由此损失的健康生命年和疾病经济负担以及多发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的个性差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揭示交通事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找出交通事故的社会病因,对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时段从公共卫生学角度提出相应的三级预防措施,为虹口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1、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发生在虹口区2005-2008年的交通事故资料进行抽样、统计分析。
   2、对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2004~2009年的有关交通事故死亡资料进行疾病负担研究。
   3、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于2011年6-8月期间抽取在虹口区车辆管理所正常审验的机动车驾驶员1200人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驾驶员的基本信息和人格倾向测试题(艾森克人格量表)两部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上海市虹口区2005~2008年共发生交通事故约37929起,交通事故人口发生率为1203.05/10万人。2005~2007年,交通事故发生数、受伤人数、交通事故人口发生率、人口致伤率、车辆发生率、车辆致伤率都有明显增高趋势,仅2008年各项数据略有下降,而从车辆死亡率、人口死亡率来看,4年来有下降趋势。第三季度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最多,9月份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最多,2月份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最少,31日交通事故次数最低,11日交通事故次数最高。周四交通事故发生例数所占比例最高。好发时间段主要位于上午8时~10时,其次是17时~18时。交通事故的发生以交叉路口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道路上。晴天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最多,其次是雨天。发生事故的驾驶员,男性占89.00%,女性占11.00%,且以40~49岁组和50~59岁组所占比例较大,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的为104岁。交通事故的车型种类以小型客车占绝大多数,其次分别为助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受伤人员中共有6.13%的人员经鉴定后有伤残级别,其中八级及以上334人,7级及以下共8人,且绝大多数人去了二、三级医院就诊,有0.24%的人去了一级医院就诊。交通事故的类型以机动车与机动车碰撞为多数,其次是单车事故、机动车与助动车、多辆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引起机动车辆碰撞的主要原因是违反让行规定、未确保安全车距、变换车道和操作不慎,有0.32%的事故是由于酒后驾车引起的,有1.99%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开车门引起的,有1.73%的事故是由于闯红灯引起的。另有2.69%的交通事故发生了逃逸。直接经济损失约21086.07万元,其中医疗总费用约为759万元,物损总费用约为7808万元,误工费约为1780万元。死亡赔偿金约为4482万元。
   2、虹口区交通事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死亡率最高为80岁组老人,而死亡的绝对人数以50岁组最多,40岁组为第二,75.35%的交通事故死亡发生在45岁以上,且男性远远高于女性。摩托车驾驶员的死亡率远远高于非机动车人员、其他机动车驾驶员、甚至行人的死亡率,而行人死亡率逐年升高,至2009年达2004年的2.64倍。交通事故标化死亡率、交通事故死亡率以及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一样,从2004年开始逐渐上升,2006年上升至最高位,以后逐渐下降。虹口区2004~2009年交通事故死亡以10月份人数为最多,而4、6月份最少。一周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以周一、周二、周五最多,周三最少。2004~2009年上海市虹口区居民交通事故死亡地点以在医院内死亡的人数(包括急诊室与医院病房)最多,占总死亡的61.46%。其次为发生地当场死亡,占17.36%,8.68%的人员在救护大队赶到时刚刚身亡。男性各年份、各年龄组的交通事故减寿年数、标化减寿年数、减寿率与标化减寿率均高于女性,且6年来男、女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比为2.35:1,交通事故的减寿年数之比为3.17:1。男、女性、合计减寿年数最高的年龄组是40岁组,其次是20岁组,男性还有50岁组并列第二,而男、女性、合计标化减寿年数最高的年龄组是20岁组,其次是30岁组。虹口区减寿最严重的交通事故类型是小汽车碰撞所引起的人员死亡。6年中,虹口区交通事故共损失了5277.13个DALYs,其中由伤残引起的损失(YLDs)占整个DALY的17.37%。交通事故死亡损失的生命年(YLLs)以45-59岁组最高,其次分别是15~29岁组以及30~44岁组。男性因交通事故死亡损失的生命年是女性的2.78倍。
   3、本研究共有1200名驾驶员参加了调查。多数驾驶员能够认识到驾驶时使用手机很不安全,但从驾驶员的实际行为来看,81.50%的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使用过手机,而且5.50%的驾驶员开车时总是使用手机。驾驶员认为驾车时使用手机很不安全的人更容易发生事故及多发事故,驾驶员认为使用手机没有影响的人更容易发生违章。多数驾驶员能够认识到少量饮酒对驾驶很不安全,但也有4.08%的驾驶员认为没有影响,17.75%的驾驶员承认有过酒后驾车行为。有过酒后驾车行为的人员发生事故和多发事故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而曾经有过酒后驾车行为的人更容易发生违章行为。56.00%的驾驶员认为驾驶时不使用安全带很不安全,而事实上只有约1/3的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总是使用安全带,是否使用安全带,驾驶员发生事故情况、多发事故情况、违章情况差异无显著性。80.25%的驾驶员认为疲劳驾驶很不安全,但也有58.83%的驾驶员有过疲劳驾驶,且有2.14%的驾驶员总是疲劳驾驶。总是疲劳驾驶的人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和违章行为,经常疲劳的人更容易发生多发事故。54.83%的驾驶员认为超速行驶很不安全,但有57.50%的驾驶员有过超速行驶行为,有时超速行驶的驾驶员更容易发生事故,经常超速行驶的驾驶员更容易发生多发事故和违章行为。54.50%的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曾有有过吸烟行为,其中8.26%的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总是吸烟。偶尔吸烟的驾驶员更易发生交通事故,有时吸烟的驾驶员更易发生多发事故,经常吸烟的驾驶员更容易发生违章行为。59.92%的驾驶员承认开车至今发生过由交警处理的违章行为,31.02%的驾驶员违章类型为违章停车,其次为超速行驶、借道行驶和闯红灯。本研究驾驶员EPQ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发现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参加调查的驾驶员性格是外向、稳定、不关心人,不说谎。女性N纬度得分大于男性得分,反应出女性的情绪一般不如男性稳定。相对于有事故驾驶员,无事故驾驶员性格相对外向。与少事故驾驶员相比,多事故驾驶员性格内向,不关心人,有进攻性。相对于无违章行为驾驶员来说,有违章行为驾驶员情绪不稳定、不关心人,有进攻性,但更诚实。多因素logisitic回归结果显示,‘A型血、离婚或丧偶、有过违章行为、驾龄时间长、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少、驾驶行为得分低、E维度得分低的人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A型血型、有过违章行为、收入高、年龄大、平均每天开车时间长、驾驶行为得分低、E得分低的人更易发生多发事故。A型血型、开卡车或小货车驾驶员、平均每天开车时间长、驾驶行为得分低、L纬度得分低的驾驶员更容易发生违章行为。
   结论:
   虹口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情况较上海市的平均情况更严重,因此虽然虹口区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还任重道远。交通事故死亡是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的,交通事故的防制既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又要针对各个重点年龄段有的放矢地开展。社会各部门应积极担负起预防交通事故和伤害的责任,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另外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多发交通事故、发生违章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和EPQ人格量表各维度得分关系不大,可能一些人仅在短时间内存在事故倾向性,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如几年或者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存在事故倾向性。且不同的人具有事故倾向性的原因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环境时其事故倾向性也不相同。
  
作者: 姚文
专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导师: 冯学山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复旦大学
学位年度: 2011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