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会议论文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题名: 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正文语种: 中文
作者: 宋健 李敏
关键词: 河岸带 陆上护坡 生态护岸 植被缓冲带 影响因素
摘要:   河岸带作为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带,在控制侵蚀、保护河流水质、维护河溪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提高河岸景观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岸带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河流的岸带范围逐渐缩小,生态功能逐渐丧失。因此,针对河岸带的恢复和治理措施迫在眉睫。生态修复作为修复受损河岸带的有效手段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河岸生态修复的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按照规模尺度可分为近河岸尺度生态修复和远河岸尺度生态修复。近河岸尺度生态修复主要有陆上护坡、生态护岸等,远河岸尺度生态修复主要有乔—灌—草多层级植被群落带和河岸缓冲带等,它们的修复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河岸的弯曲程度、护岸类型、植物以及河岸缓冲带的参数。因此在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生态修复地段应优先选择在凸岸和坡度在15°到18°的河岸处;二、生态护岸的材料应优先考虑纯天然复合型材料,再考虑天然与人工结合复合型材料,最后考虑人工制造材料;三、植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物种为辅,注意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四:河岸缓冲带长度以10-30m 为宜,河岸缓冲带的最佳构建季节应选在夏季。
会议日期: 20181227
会议举办地点: 哈尔滨
会议名称: 第三届全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出版日期: 2018-12-27
母体文献: 第三届全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分类号: X52 X17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