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停站时间模型的列车运行图生成及延迟分析 |
关键词: | 列车运行图;优化生成;延迟分析;停站时间模型;城市轨道交通 |
摘要: |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需求量逐渐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具有安全高效、便捷可靠、环保低碳等优点,已成为大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以服务出行乘客为根本目的,其实际运营受客流变化影响很大,其中上下车乘客数量对停站时间有直接的影响,同时由于客流的变化较大,列车的运行往往因为客流的扰动而产生延迟。因此,基于客流对列车行车的影响分析,对列车运行图优化生成与延迟的研究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基于列车停站时间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生成与延迟进行了如下研究: 首先,研究基于停站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优化生成的问题。建立地铁线路列车流模型、客流模型和列车停站时间模型,以降低运营成本和乘客旅行时间为优化目标。采用拉格朗日对偶分层方法求解,该方法适用于所构建的NP复杂问题,可以有效提高求解效率。在运行图生成的计算实验中,分别对有停站时间模型和无停站时间模型的优化问题求解,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基于停站时间模型所生成的运行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满足乘客上下车时间的需求。 然后,分析基于停站时间模型的列车自身延迟和连带延迟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并提出两种延迟调整策略。对列车延迟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建立停站时间模型、自身延迟和连带延迟计算模型,分析列车自身延迟和连带延迟的传播特点。针对列车连带延迟,提出两种调整策略,即同时调整区间运行时间与行车间隔和只调整区间运行时间这两种方式,分析不同策略下的延迟计算结果。 最后,根据列车延迟计算模型和列车运行图的生成理论,开发列车延迟计算与分析软件,分析延迟传播特点和评估延迟调整策略。以某地铁线路为背景,基于.NET框架开发含有运行图生成、延迟计算和延迟调整策略评估等功能模块的仿真软件。定义列车延迟调整策略的评估指标,用于评估调整策略。基于延迟计算与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实验,分析自身延迟和连带延迟传播特点,评估相同延迟情况下不同延迟调整策略的优劣性。 |
作者: | 张少波 |
专业: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导师: | 董海荣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北京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4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