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水稳碎石基层水泥剂量控制体系研究
论文题名: 水稳碎石基层水泥剂量控制体系研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水泥剂量;控制体系;数学模型
摘要: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强度和承载能力较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资料表明,我国已经修建完成的各等级公路中,90%以上路面基层、底基层使用的是以水泥、石灰、粉煤灰等为结合料的半刚性材料,而这其中,又以水泥稳定类材料基层、底基层应用最为广泛。
  长期以来,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生产、检测过程中,对水泥剂量控制体系的研究较为欠缺,这也导致了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水泥计量不准确,波动性明显、水泥剂量检测方法不统一、不完善,离散性较大。从而严重影响水稳基层、底基层铺筑质量及路用性能的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研究。
  水泥在储料仓内存储,由于高度较大,导致其上、下部不同深度处的储料密度存在一定差异,鉴于此,本文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定量模拟、分析水泥储罐内距顶面不同深度处储料密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值。计算结果表明储料密度值在罐体高度方向上变化明显。以此为依据,对后续水泥称量、计量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改进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显示出了较高的实用价值。
  在水泥剂量的实时检测方面,工程中普遍采用的的EDTA滴定检测方法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文章从剂量检测的原理出发,建模分析不同级配比表面积差异导致的滴定结果差异性,从而在理论上证明级配均匀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且可以进行修正。对于目前生产中应用的多种过筛方法,本文也进行了分析、比较,从理论出发,用实验验证,推荐出了合理的滴定过筛方法并指出其它方法的不足之处。
  在混合料后续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级配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保证混合料均匀性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作者: 邵长柱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张宜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1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